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门账与现代会计方程式

(2016-06-11 14:09:18)
标签:

会计学

会计学基础

龙门账

龙门账会计方程式

现代会计方程式

分类: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基础116

   附录一

龙门账与现代会计方程式
              
                                          
  方正生

    要:“龙门账”的记账和算账方式完整地涵盖了现代会计方程式的全部内容,可以认为,龙门账就是我国(明清时期出现)的会计方程式。“龙门账”的结账方式与现代会计的会计方程式不仅具有同一性且更科学,因此它的意义与作用不可低估。

    文中还运用了一个司法经济案件有效地运用龙门账结账方式的会计技术鉴定的案例,说明龙门账在司法判决和会计教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龙门账  现代会计  会计方程式  司法  会计教育

 

Longmen Account and Modern Accounting Equation  

Abstract: The form of payment of “Longmen Account” wholly contains the total content of modern accounting equation. In essence, “Longmen Account” is the ancient Chinese accounting equat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Since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orm of payment of Longmen account and the modern accounting equation,and also the Longmen account has more scientific advantages,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s of Longmen account c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 author will therefore apply the accounting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of Longmen account to a real legal case and further discuss its influence and functions both on judicial judgement and accounting education.

     Key Words: Longmen Account, Modern Accounting, Accounting Equation, Judica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

 

“龙门账”出自明清之际山西商人傅山之手,由他参照“四柱清册”和“三脚账”等记账方法结合商务而琢磨建立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其基本要点是将全部账项划为:“进、缴、存、该”四大类。

             进:全部收入           

             缴:全部费用

      存:财产、债权

       该:业主投资、负债

     其结账式为:

进-缴 = 存-该

     据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命题:

     龙门账  是以进缴存该的归类方式,来平衡记录全部账务的记账和算账的方法。 

     龙门账的具体记账方法是“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结账“合龙”(即平衡),既可看到资产与资产的产权情况,又可看到收入、费用和经营结果对产权变化的影响(即双轨计算盈亏并检查账目是否平衡、是否正确)。

“龙门账”的这种结账算账方式不仅完整地涵盖了现代会计的会计方程式的全部内容,而且比它更为科学。

会计方程式  是对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及其等量关系,所作出的表达式。
    龙门账的衡等式,我们用现代的会计要素及其相关名词诠释,则可表达为:

         收入- 费用=(资产+债权)-(业主权益+负债)
         是指债权以外的资产

现代会计方程式从产权关系出发,表达得比较具体且可相对区分。

    ⑴企业成立的始点式: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1)

⑵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式:

利润 收入-费用 ………………………………(2)

    费用将由收入补偿,利润(实质是所有者权益)会增加资产,因此将上面两式相加则成为综合式(根据等号左边为资金运用,右边为资金来源进行整理):

 

        资产’+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资产’ ”是扩大了的“ 资产 ”——即增加了赚的钱。)

        根据利润的结算关系和属性再整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扩大了的“所有者权益”——即增加了利润)。  

    (3)式的整理只是理论上的抽象,现实的企业活动会使式中各项都成为变量,故对它的推导可以得出无限的公式。如收入和费用相等,收入小于费用,获得的利润不是增加资产而是减少负债……。
    最终结果,从公式看仍回到原点:

                  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上述情况,对三个会计方程式,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作出命题如下:


                      A = LO  ………………………… (1)产权方程式

 

                      P = RE  ………………………… (2)利润方程式 


                      A= LO+(RE)………………(3)基本方程式

    根据(3)式,我们还可发现,会计的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所以将其命题为基本方程式)。收入和费用综合后,便派生出相对区分的利润要素。这六要素也即会计对象。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提供的信息就是这六个方面的情况,只是这种会计对象是根据财产与财产的权属关系(简称产权关系)所作出的归纳。
    作为会计要素的费用,是广义的。它除一般“费用”所指的应该是销售成本(即销售的商品产品中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即主营业务成本,所以不能将要素的“费用”一般解释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除期间费用以外,要素费用还应包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各项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费用等支出。因此,会计要素的费用  是指与收入相匹配,并从中扣除的开支,是收入的减项。“龙门账”的“缴”也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些内容。

    对龙门账的衡等式与现代会计方程式的关系,我们可作如下解析:
      原式:
         进 - 缴 = 存 - 该
      即:
        收入-费用 =(资产+债权)-(业主权益+负债)
    归纳分析得:
        收入-费用 资产-业主权益-负债
    再分析整理则为:
          资产+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最终结果,也回到原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它们的金额,在等号左边的内容:“龙门账”表示“去”账,就是现代会计的“借方”,是资金的运用;在等号右边的内容:“龙门账”表示“来”账,就是现代会计的“贷方”,是资金的来源。它们都表达了会计主体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如果将“龙门账”的记法算法,按现代的会计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排列,我们就可概括出如下方程式——我们可命题为 龙门会计方程式:


    收入-费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龙门会计方程式不仅完整地涵盖了现代会计的会计方程式的全部内容,而且比现代会计方程式更为科学。

    龙门会计方程式两边的“合龙门”,既可看到资产与资产的产权情况(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就是我国400年前龙门账的存该表),又可看到收入、费用和经营结果(现在的利润表就是我国400年前龙门账的进缴表)及其对产权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双轨计算盈亏,还可检查账目是否平衡、是否正确无误。

    上述的理论与方法,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其他方面是无法替代的。
    司法中的经济案件,有些问题采用其他手段可能难以决断,但利用会计方程式情况就可能不一样。

    下面我们运用一个司法经济案件的判决过程,成功地运用了龙门账会计方程式的会计技术鉴定的一个经典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上述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案例 —— 一个真实的司法经济纠纷案】(本案例曾用于几所高校会计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反映都比较热烈。)

 

   【案例的事实】
    高一、高二和徐山三人(是兄弟和亲戚;姓名经改动)合伙,于198□年每人投资8 000元,成立SZHW H东方时装厂,高一任厂长,高二任出纳兼保管,徐山任会计。六年后,高一和徐山怀疑高二有经济问题(经营六年,高二基本没正式账簿记录,只有一些不完全的备查笔记和不完全的单据,没有向厂长和会计正式报过账、结过账),他们与高二共同协商,一致同意清盘散伙。

    散伙的钱和物资怎么分配?
    高一、徐山认为三个人在厂里拿到的“钱”差不多:徐山、高一两人在高二处拿钱270 069.35, 徐山、高一两人为高二垫款61 179.12,高二经手向银行借款80 000.00(此期间正是高二家里建房时期;借款利息已支付),剩余物资等不用清理都归高二。因此,“就这样散伙,今后谁也不用找谁,银行借的钱由高二还。”
    这种处理结果,等于说明三人(实际是两方:高一、徐山为一方,高二为一方)投资所得到的“好处”差不多。但是,高二不愿意。他认为:没有现金,剩余物资也不值什么钱,向银行借的钱是厂里用的,因此这笔钱应由三个人共还,要他一个人还不合理。
    两方都坚持己见,最后高二将高一、徐山告上法庭。法庭进行了两次审理和判决,均判定szhWH东方时装厂向银行的借款由高二偿还。
    在两次审理中,由“账本”、零星票据和三人确认的数据还有:总收入1 545 678.62元,总费用1 315 039.35元。
    后来,高二抗诉——再诉。他坚持认为:剩余物资不值什么钱,向银行借的钱实实在在是为厂里添设备买材料用的,他家建房没用过此钱。因此,这笔钱应由三个人共还,要他一个人还不合理。
    在无法证明清算时剩余物资有多少、值多少,钱有多少,向银行借的钱是否被高二用于建房的情况下,为高二辩护律师的律师事务所所长只好找到注册会计师,请他对此案进行评审并作出鉴定(一尺多高的案卷,就只能提供上述数据)。

                                                        

   【案例的讨论与分析要求】
    1、注册会计师如何证明SZHW H东方时装厂清算时剩余财产有多少?那时的财务状况应该是怎样的?向银行借的钱是否被高二用于建房?他们三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何?
    2、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你有什么感想?

 

   【案例的解析、计算和结论】

SZHWH东方时装厂向银行借款等问题的
 技术鉴定书

一、分析鉴定的前提
     会计主体——财务受托责任人

     由于被上诉人(徐山——合伙时期任会计,高一 ——合伙时期任厂长)在合伙期间与上诉人(高二——合伙期间任出纳兼保管)发生的往来款项,均已履行一定手续,而且上诉人长期未向会计、厂长报账、交账、结账,因此,WH东方时装厂的财务受托责任人——会计主体,实际上是高二。因而,后面分析鉴定的各项数字均应以高二为主体(他应对该厂财务上的收付存负全部责任)。
    二、分析鉴定的依据(数据模型)


    收入-费用=资产※ + 债权- 负债 - 合伙股本
     这里的资产指的是钱、银行存款和物资等。

 

    三、有关分析的计算


    总收入-总支出 = X +债权-负债-合伙股本
      
    1、资产数的计算:
     
    1 545 678.62 1 315 039.35X270 069.35 - (61 179.12   80 000)-(8 000× 3
    230 639.27 X104 890.23
    X230 639.27104 890.23125 749.04()

 

    清算之日的资产额应为125 749.04元

  

    2SZHWH东方时装厂清算时应有的财务状况:
     1 545 678.62 1 315 039.35125 749.04270 069.35
61 179.12 + 80 000)-(8 000×3

 
    资产  125 749.04元;(前项的计算)
    债权  270 069.35元 (徐山、高一两人在高二处的拿钱);

    负债  141 179.12元(银行借款80 000元和徐山、高一为高二的垫款61 179.12元);

    合伙股本24 000元(高二收到的每人8 000元的三人投资款;

    利润为230 639.27元(总收入 1 545 678.62 -总支出 1 315 039.35 )。
   

    四、鉴定的结论:
    1 根据前第三项的分析计算,SZHWH东方时装厂清算时应有资产(包括钱物等)125 749.04元 。
    2 SZHWH东方时装厂清算时应有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财产(钱物)              125 749.04
        应收款项                  270  069.35
        应付款项                                61  179.12   
        银行借款                                80  0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股东所有权益(净资产)   254 639.27  【=125 749.04 +    270 069.35 61 179.1280 000.00
                            其中:股本           24 000.00
                                  利润          230 639.27         
 
    3、上述分析计算数均与高二私人建房款无关。
    4、三人(两方)清算后的经济关系(高二是企业的财务主体):
      1)银行借款80 000元应由高二偿还,与高一、徐山无关;
      2)高二应退还高一、徐山股本各8 000元;
      3)高二应分给高一、徐山每人利润76 879.75元;
      4)徐山和高一两人应偿还借用高二款270 069.35元,应收代高二
的垫款61 179.12
    5、根据上项三人(两方)经济关系数据分析计算的结果:
       1)徐山和高一应归还高二没有抵清的欠款39 130.73元【=270 069.35
61 179.12(8 000×2)-(76 879.75×2)】;
       2)银行借款80 000元应由高二偿还,与高一、徐山无关。      
           
                                  鉴定人:
                                         中国注册会计师 FZHSH    
                                         199□年313

 

上述案件及(会计)技术鉴定书(龙门会计方程式的运用)是一个难得而且比较经典的会计学原理的案例。讲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尤其是前面几章,几乎没有可运用的实际案例,找到适合的案例更是不容易,而这个案例确实属于经典。它不仅肯定了会计在经济生活中不可轻视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司法环境中对司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从案件的技术分析上看,它首先肯定了无可争议的两个前提,确立了在这一案件中财产的实际责任人;其次它设计并肯定了该厂的账应该如何计算的会计模型(这一模型的基本形式,就是龙门账的结账方法)。接着用该模型分析计算出该厂在清算时应有的资产数额。分析计算出的资产数是使案件获得最终正确判决的关键。因为高一、徐山、高二他们是“至亲”,在清算时高一、徐山两人提出剩余的东西不用清算,都归高二算了,只是银行贷款的80 000元要由高二偿还;但高二不同意偿还。其理由是高一、徐山两人拿走了270 069.35元,而他们只给了他(代他付的垫款)61 179.12元,剩下来的财产不多,不值什么钱,又没有现金和银行存款,要他还这80 000元钱不合理,他家建房又没使用这笔钱。因而注册会计师根据法院和他们三人共同确认的数字计算出清算时应有的资产数,这一计算和相关计算的技术鉴定就成为法院判决依据的关键证明。
    值得进一步肯定的是,这个案例的意义不仅是解决了案件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证明了龙门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深远意义,充分地体现了会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方程式和会计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上的认识问题,这也是这一案例柀认为将会成为会计学原理中一个经典案例的理由。 

(该文曾在《会计论坛》2007年卷第1辑以“龙门账与现代会计方程式的互通原理与运用”为题发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8月出版;本博客此次刊发有充实和变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