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之教学评价

(2011-11-22 22:29:45)
标签:

泰勒原理

教育

分类: 评估测量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之教学评价

 

一 评价的必要性

评价是为“探究我们所发展与组织的学习经验,究竟产生了多少预期效果”的一种历程。通过评价可以协助我们检视组织与发展教学方案所依据的基本假设之效度,也可以检核用来推动教学方案的师资及其他条件的有效性,得知各种计划的优缺点

 

二 关于评价的基本概念

1、评价是测定行为实际改变的一种历程。

2、评价至少应包括两次:前测与后测。前后比较才能知道是否进步。教学前的测验可以得知学生的起点水平;教学后的测验则可以了解学生接受课程与教学方案后所改变的结果。而为了评估学习的永久性,有必要在教学完成后的某一段时间,再做一次追踪评价。

 

3、评价的方式有纸笔测验、行为测验、晤谈访问、问卷调查、搜集学生的实际作品及其他记录。泰勒主张任何有关行为的有效证据,都可以当作一种实际可行的评价方式。

 

4、以抽样的方式进行评价,抽样不但可以评估个人的行为,也可以评估团体所采用的课程经验之有效性。只要评定学生在某种情境下的反应,便可推断其典型的相关反应。就评定团体的课程经验效能而言,通常没有必要去发现每个学生的反应结果,只要适当的抽取样本,就可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推断所有学生的状况。

 

三 评价的程序

1、证明并界定课程目标

2、找出学生得以获得机会,以表现教育目标所含示之行为的一些情境。

3、检查现成的评价工具是否合用,不可贸然利用现成的评价工具。

4、选择或编制评价工具,以便正确测量目标的达成效果。

5、实际试用能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行为的情境,将评价工具发展成令人满意的形式。

7、选择评定行为记录的用语或单位,并指出涵盖不同范围的广度,与不同层次的深度,每一目标的评价结果,可有许多分数或评语,适切地解释目标达成的程度。

8、决定评定等第或总结摘要方法的“客观性”、“信度”及“效度”。

 

四 评价结果的使用

泰勒认为评价结果应用于以下六种情境中:

1、分析评价结果

2、比较评价结果

3、检视资料,建立可能的假设

4、考察假设是否具有一致性

5、利用假设所蕴含的方向修订课程

6、促进课程循环历程的运作与进步。

 

除上所述,评价程序还能发现课程方案的优缺点、澄清教育目标、统整课程教学与学习、提供辅导学生的相关资料、向家长或社会大众提供有关学校的办学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