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身的快乐VS婚姻的郁闷

(2006-08-21 09:49:08)
小时候,得到一个奇特的认知:
未来的丈夫该是这样的人:如父,如兄,如师,如友。
后来的坎坷情路证实了这一理念的危害。
 
世上很少有人能身兼四职。
即使有,也不一定非把他变成男友或者丈夫。
有一个如父如兄如师如友的蓝颜挺爽的。
 
中国人的择偶观总是有很强的时代特点。
各种职业的男性都蒙受过女性的青睐: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白领,金领。
 
竞争激烈的时代,房车成为婚姻的瓶颈;加上恋父情结的推波助澜,“成熟、成功”成为80后择偶的第一标准,也成为80后贪图享受、侵占60后、70后社会资源的“恶行”之一。
 
最近看到一条网上留言,十分有趣:
很多人在质疑我们80年代后的人的一些消费或者品质问题,那么那些70年代、60年代的人们呢?闹离婚,搞婚外恋,生了孩子不教养,有了老婆不要娘,进了城,过了洋,读了几年洋文就不喊爹,非法同居,把女孩肚子搞大就跑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都做了什么好事啊?你们给小弟弟妹妹都做了什么好榜样啊?你们有资格说别人吗?
 
对于依虹的《别高估了恋人的价值》一文,很是认同。
中国的婚姻文化,使得男女关系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学,经济学内容。
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痴男怨女,花样百出的婚外故事。
 
成熟和快乐是自己的事,需要生活的历练和自我的追求。
友情,爱情,亲情,都需要快乐来营养和维系。
 
对于不快乐但一时无法结束的关系,至少不要互相折磨。

根据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结婚可以强化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情绪低沉、心情郁闷的人有效。
专家指出:“郁闷的人也许特别需要别人的亲近、情感上的亲密和社会的支持,而这些正是婚姻所能给予的。”
“但是如果你本来就很快乐,也许你并不能从婚姻中得到这么多。”“如果你本来就不郁闷,那么婚姻很可能给你带来负面作用。那些在婚前就很快乐的人往往会因为婚后的冲突和因为另一半的郁闷情绪的影响而对婚姻产生的失望所累。”
——这种情况下,保持单身也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当爱已成往事,当感官被极度推崇,当性被解释成人类前进的一切动力,快乐神话便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悄悄登场,至此,什么力量也无法再压制人类要求感官快乐的强烈呼喊了。为了回应这种呼喊,人类只好不断地将欲望合法化,不断地修正自己情感的逻辑,不断地放低道德要求,并说,这些都是现代人之所以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摘自谢有顺博文:《这一代人的爱情美学》
 
 
单身的快乐VS婚姻的郁闷
 
心理透视——别高估了恋人的价值
2006-8-21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个案】
张小姐,20岁,今年开学之后开始上大三,看到同宿舍的女生纷纷有了男朋友,她也想结识男朋友,她觉得通过恋爱可以让自己成熟,自己可以摆脱小孩子的性格脾气,有了男朋友,自己就真正成为了一个成年人。
苏小姐,25岁,她挑男朋友最重视的是年龄,一定要比自己大5岁以上,她这样对我说,大自己5岁以上的男人会非常成熟,能够真正懂得爱,会给自己很多人生的指导,自己才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刘先生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今年34岁,踏实的作风和富足的物质基础,让不少女孩子青睐,但是,他总是希望自己的恋人给自己的心灵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这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女友迟迟没有降临他的生活。

【分析】
很多未婚男性和女性都像以上三个例子中的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给予了无限的憧憬,对自己的恋人也赋予很多“附加”的涵义,比如,谈恋爱可以让自己变得成熟;一份爱情可以让自己获得人生的正确方向;期许着恋人给予自己生活中意外的惊喜和变化……为什么我说这些涵义是“附加”的呢?
因为,爱情真正重要的是同恋人一起和谐地生活,一起来品味感情和生活的滋味。如果,你热切地期待着通过谈恋爱的方式来促使自己心智成熟,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恋人将让自己不断地失望,慢慢就会觉得和对方的相处越来越无聊乏味。因为,恋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经年累月的相处必然会消磨掉任何虚妄的光环,对方的缺点、不足、弱势都将在琐碎细小的生活中暴露无遗,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希望活得舒适放松,端着架子的状态肯定不会长久。
所以,认为恋人应当是“成熟的,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只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你并不会因此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安全感,反而是你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对方的不足,你会对爱情越来越不安。
别高估了恋人的价值,成熟是自己的事情,需要生活的历练和自我的追求,和恋人能够快乐的相处就可以了,婚姻是依靠快乐来彼此吸引的,而不是所谓冷冰冰的大道理。
依虹

文章引用自:http://www.stardaily.com.cn/view.asp?id=2151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