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矮老师和她的高学生(一)1

(2010-04-14 15:31:33)
标签:

教学

分类: 矮老师和她的高学生

    矮老师和她的高学生

   

    “总听人们话说青春,说酸甜苦辣滋味难分。可我青春纯如一滴水,在太阳底下五彩缤纷。我的青春就像一阵风,朦朦胧胧就像在梦中。哦——哦——哦,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哦——哦——哦,也许长大又失去了纯真。哦——哦——哦,也许追求的只是一场梦!哦——哦——哦,也许美梦就变成了真!”当歌声余音还在缭绕之际,矮老师一句洪亮得足够震耳的“上课”把学生一个个从座位上弹了起来,齐刷刷地站在她面前,犹如一堵墙,硬生生地挡在了她的面前。也许是矮老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架势,或者说矮老师更喜欢这样的气势吧。在大家问候了“老师好”的当儿,矮老师早已完成鞠躬礼,那清脆又明亮的问候语——“大家上午好!”永远都是那么振奋人心。

    “同学们,听你们唱着‘也许美梦就成了真’这首歌谣,我想对你们说,这节课的美梦咱们就是学习让作文打动人心,收获一个漂亮的高分!要美梦成真,怎么办?现在我来告诉大家———”随即前方的大屏幕上跳出了“作文感人,评改先行”八个大字,大家顿时明白,这又是一节作文评改课。与此同时大屏幕上还有一支在不断跳跃的大毛笔,于是这堂课在动画中拉开了帷幕。在同学们足够兴奋时,矮老师的声音像是从远方传来了———“当笔在‘评改’二字落定,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伟大的作家花了十年心血,增删五次才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你们可知道他是谁?作品叫什么?”“曹雪芹。《红楼梦》!”大家异口同声。当然这家喻户晓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没有谁不知道的。也许是这个问题太过简单,矮老师并不甘心,继续着她的故事———“有一天有一个人骑在驴背上一会儿这样,一会儿这样(矮教师左手在一个劲地推,右手又不停地敲着)。一不小心就撞上了京兆尹的仪仗队,当京兆尹问怎么回事儿时,他说我正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到底用‘推’好还是‘敲’好拿不定主意呢。京兆尹很有涵养地说:‘还是“敲”有礼貌!’他们又是谁呢?”这回只有三五个同学试着说出了“是韩愈和贾岛吧”。矮老师欣喜道:“噢,不错,不错!我们当中居然也有人知道呢,知识面挺广的嘛。对!就是韩愈和贾岛这一撞就撞出了一个文坛佳话——推敲!从此他们还成了好朋友呢。”
    与此同时大屏幕上也跳出了作文拾趣几个大字和这两个问题: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所以在矮老师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当儿,大家早已经历了一场搜肠刮肚的思索。此时同学们都不由得朗读起大屏幕上的友情提示来:文章不厌百回改 / 细枝末节也关键 / 字斟句酌出佳作 / 努力当从今日始。大家凭经验就知道这也是不容错过的文字,于是习惯性地摘抄了下来。
    “同学们,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们今天仍然要像先辈一样在作文上继续推敲。那么结合我们平时的写作,先来回顾一下作文评改的步骤吧。”矮老师在讲述的同时,右手鼠标轻轻一点,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出几行相应的文字: 

    1、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仔细改正。
    2、读第二遍,要求评点: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3、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着力修改。
    等同学们浏览完毕,矮老师说:“今天我们就进入评改作文的第三个环节——润色!抓住细节描写,让作文吸引眼球,打动人心!细节描写就是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其实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呢!请大家自由阅读巍巍《我的老师》和朱自清《背影》中的选段,一起来探讨两个问题。矮老师话落手起,大屏幕上随即跳出了如下两段文字和两个问题: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魏巍《我的老师》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问题探讨:1、说说课文选段是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
           2、这样写都收到了什么神奇的效果?

当然,这样的探讨不过是让大家重温了一回经典,

 【板书:   肖像  神态
            动作  语言
               心理      

五、说一千次,不如行动一次!现在我们就趁热打铁,也来试试吧!今天闪亮登场的依然是我们班上同学的习作,小作者写作时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写完后自己怎么也不满意。今天我们来读读看问题出在哪里?我希望大家能根据要求,去用心评改,用水一样的灵气、火一般的激情来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多媒体出示范文】,指导评改。
 教师点拨:你觉得文章哪些段落应该详细地写出一些感人的细节来?
 1、学生品读,读后谈体会,指出不足之处。
 2、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修改,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合作交流。
 3、展示修改成果,学生相互评价,教师适时点拨并予以评价。(教师语:展示成果之前——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就犹如滔滔的江水会奔流不止。但无论任何时候,儿女情长的我们也要提得起放得下才行!)(展示成果之后——亲爱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只要是谈起母爱的话题,我们总是说不完,道不尽!)
 4、(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小作者自己是怎么评改自己文章的。请大家深情地朗读,在字里行间感受快乐的同时,将这份母爱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个人,让我们重温母爱!)
 【幻灯出示修改后范文】全班齐声朗读。(教师感慨:读后大家是不是惊奇地发现,文中的好些词语、好些句子、甚至好些心里话我们竟然都那么熟悉。是啊,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爱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拥有一颗爱母亲的心!)

六、(刚刚我们评改的是人家的文章,那么自己的呢,让我们今天来一个“现炒热卖”吧!)
    实战演练:以“她(他)在语文课上”为题写一段话,释放心情,将快乐进行到底!
 要求:抓住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绘,写出感人的细节。
 1、学生构思、写作。
 2、四人小组范围内交流,并推荐出优秀的作品。
 3、请学生在全班朗读作品。其他同学作出评价。教师适时引导点化。
 引出结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精彩的细节加上真挚的情感,怎会不打动读者的心?

七、小结课堂收获:
 1、懂得从第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3、要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就得抓住细节,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
 【请记住:好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八、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将今天的课堂片段练笔整理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九、今日一得:
作文要感人,评改得先行。细节莫放过,功到自然成!

寄语:这是黄金洞的矮老师和她的高学生共同绘制的一幅画,送给大家,权当祝福吧!
请905班同学,全体起立!向后转!
向在座的老师们深情地说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
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真诚地说一声:欢迎再来黄金洞!

 

 

 

 

 

 

 

 

 

 

 

尊敬的评委、尊敬的老师们:
    你们好,辛苦了!首先我想说的是,谢谢你们能让我拥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万分荣幸。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虔诚,对教学改革的憧憬,对教学研讨的好奇,我不敢放过每一个能锻炼自己的机会,所以我感激、珍惜并努力,就想借此机会说一点我心中的想法,权当是我本次教学的一点粗浅的理念吧。
    作文是我们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所以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究竟怎样能将作文落到实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谁也不敢妄下断语。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探求者,给我们留下的宝典,都是“勤写”与“评改”,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也是牢牢抓住这一法宝。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写”与“改”相得益彰,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呢?
    俗话说“佳作常自改中来”,就是说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古今多少名篇佳作,都是文人作家经过推敲琢磨、反复修改而成的。宋代的王安石花费了不少心机,才完成了“春风又到江南岸”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修改,最终提炼出这文学史上的名句。可见,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
    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我们教师要彻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想不能光依靠传统的批改作文的方法,由教师唱独角戏,对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都进行精批细改,不但增加了工作负担,还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压制了他们的想法不算,还让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这岂不是卖力不讨好么!所以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因此,我本着这一点,小心地做着尝试,让教师只发挥主导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修改,我私下以为,这才是切实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他们学会能写能改的技巧,让他们养成能写能改的习惯,使他们练就一手能写能改的本领,再要求他们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就不是空话了。
 当然这样的尝试并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学生的习作评改不再依赖于老师,他们可以通过评改这一途径自由地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思维也不再有局限性,方式也灵活多变了。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是心中最真实的表达,这是谁也没法替代的。
    说实话,现实生活中,只要摘下那些笼罩在咱们教师头上的诸如“蜡烛”“春蚕”“人梯”之类的美丽光环,老师的辛苦是无言能喻的。所以我更愿做一个能偷懒就偷懒、能糊涂就糊涂的老师。我想,也许有朝一日,还学生一个主动学习的地位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实现了吧!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