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好吃的人,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三五小酌,叫上几份美味,一番细细品味;一番大快朵颐。酒酣耳热之际,推杯换盏,把酒豪言,甚是畅快。“民以食为天”嘛,好吃没有错,我就常常用这句话鼓励、安慰自己。渐渐地,吃得多了,也就对六安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兴趣,深感其蕴含丰富、源远流长。只是最近,我时常有着莫名的、淡淡的落寞和惆怅,因为社会的发展,人员交流的增多,外地饮食文化的不断浸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六安一些传统饮食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想在这里开一桌,让喜欢六安饮食的朋友们坐在一起,聊聊咱们六安的传统饮食文化,希望朋友们也能把你所知道的,六安饮食中的风俗习惯、礼仪规矩等等情况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起来分享,就象品尝一壶陈年的老酒。好吧,我先来谈谈我对六安食文化的一些印象,关于六安的酒文化我们以后再聊。
六安的饮食,就我的感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气氛强调热烈、喧闹
六安地处江淮之间,兼有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细腻,融汇南北,并蓄东西。独特的地域,造就了独特的六安食文化,热情好客,盛情款待,是六安人请客吃饭的一大特点,虽然喜筵、丧席、正月酒等等宴席,请客类型不同,所备菜肴也不同,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烈、喧闹。主家为了活跃气氛,常常邀请一个能喝酒、会说话的人来陪客,尤其是喜筵,更是有“小喜”这一角色,插科打诨、活跃气氛。宴席传统的形式,通常是流水席,十大海、八大碗,抹桌不干,来了就吃,主家央酒扣饭;客人划拳行令,甚是热闹。
二、过程重视礼仪、规矩
请客吃饭,必定提前邀请,主家备足丰盛酒菜,盛邀尊长,找好陪客,客人也是换衣整妆,隆重赴宴。堂屋里,一方大桌,四条长凳,桌缝对门,上环、下环、首席、陪席,绝不可坐错。传统的宴席,女性是不可入席的,当然,这是陋习。席间,新上的菜肴,必请首席先品尝,宴席始终围绕首席进行,“首席不放碗,撑死上下环”,先吃完的人,双手握筷,环指周人,一句“各位慢吃”,然后放筷于碗上,侯着,主家会拿下筷子说:“落实、落实”。不同的宴席,菜品的种类和上菜的顺序也是有规定的。狗肉、萝卜缨一般是不能上席的。总之,正式的宴席,礼节、规矩特别多而且讲究。
三、菜品讲究深色、重味
六安菜以红烧为多,清炖较少,凡肉品如鸡、鸭、鱼、牛、羊皆以红烧为主,且烧制过程中放有较多的酱油或豆酱或红辣椒,菜品颜色红润、深重,让人胃口大开。在口味上,偏向于咸、辣,强调对味觉的冲击。色、香、味、形、意,更注重的是色香味,宴席中的菜品要求品种齐、分量多,展现的是六安人热情、实在的性格;传达的是六安人淳朴、善良的情感。传统的菜肴,如干子烧肉、虾子炸酱,干馇肉、羊肉粉丝、咸腊肉、咸腊鹅、板鸭、卤鸭等,让人食欲大增,吃后畅快舒坦。
好了,我就先聊到这,关于六安的饮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绝不是几句话、几个帖子就能完整表述。我这里且当抛砖引玉,希望朋友们都来坐坐,叙叙朋友情义;聊聊轶闻趣事。我酒已烫好,等着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