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当严重的许昌
(2012-01-20 17:13:16)
标签:
曹操许昌规划委员会文化博物馆王善让文化原创杂谈春秋楼灞陵桥文 |
分类: 王善让的杂文 |
2011总结之一
文化相当严重的许昌
总结我的2011,不能不说起许昌这个地方。因为这一年里的四分之一时间,我是在这里度过的。说起许昌,就不能不说一说许昌的文化,因为我所挂职的地方,就是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许昌是有文化的一个地方。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就是“文化相当严重”的地方。没去过的人无法体验这种“相当严重”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即便去过的人,也未必能体会到许昌文化的“严重”性,因为你未必到过文化局。其实即便你到过许昌市文化局,也未必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严重,因为在这儿你根本无法直接感觉到文化,因为这儿的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就是我呆在许昌文化局将近3个月时间最大的收获。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记得临去许昌前夕,告诉一个远方的朋友,朋友说那不是曹操呆的地方嘛。是的,许昌之所以得名并扬名,离不开曹操,离不开三国争雄,离不开那段显得杂乱无章但还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应该说,在魏尚未建立之前,曹操辅佐汉天子都许25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许昌并非简单意义上的魏都,而是实际意义上的汉都。但许昌人没有这么高调,而是一直低调地认为作为魏都已经有些受宠若惊了。
去许昌不久,就赶上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许昌成果展。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在并不广阔的土地上,许昌市调查认定不可移动文物3812处,普查质量和数量均位居河南省前列,除了与三国时期很多名人相关的历史遗迹,春秋楼、灞陵桥、禅让台等,还有史前发现“许昌人”头盖骨的灵井、大禹的故乡禹州等,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能让一个地方引以为豪。
当然,一个地方文化的“严重”与否,不能光看历史,而是要看今天的状态。文化的概念本身就很模糊,广义起来就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不管哪个方面,都是文化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许昌的文化也真的涵盖了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方方面面。人说博物馆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规划馆收藏者一座城市的明天,图书馆则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名片。在有着480万人的许昌,在中原之中这座农耕文明特征十分明显的城市,有这样两栋地标性建筑,它们恢弘大气,有着盛世汉朝的风格特征,一座是许都大剧院,另一座就是耗资4.5亿元建成的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三馆合一的文博楼。这两座建筑坐落在许昌东城区,只要见过的人一定会把它们牢牢记住,一定会把许昌牢牢记住。河南省准备建一座新图书馆,专程组团到许昌参观,许昌文博楼建设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我敢说不仅在河南,就是在全国的地级市当中,这样的建筑也是屈指可数。据说当时许昌市本级财政收入只有不到20个亿,拿出五分之一强的收入建一座看似政绩工程实则惠及民生的文博楼,决策者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略啊!
我在许昌所接触的朋友和同事当中,才华横溢的许昌人太多了,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动不动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在很多地方剧团要死不活的时候,许昌还保留着七八家剧团,其中市级剧团就有3家,几乎囊括了河南的主要地方剧种,豫剧团、曲剧团、越调剧团,而且这些剧团的生命力依然很旺盛。除了政府的扶持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壤、这里的人民,培育着对戏曲的爱好和需求。我在许昌看过两场戏,但都是同一出戏,叫《程婴救孤》,第一遍是在禹州剧院,观众爆满,而且表演结束后演员谢不了幕,观众强烈要求加演,最后主演程婴的演员不得不加演了一段。第二次看是在许昌群艺馆的小剧场,只是表演了其中的一段。但是通过这两次看戏,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文化影响,似乎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我,让我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熏陶,在这种熏陶中如痴如醉。这种力量就是艺术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刚到许昌不久,就参加了一个论证会。许昌博物馆原来在市中心,后来在东城区建了新馆,就把原来的馆舍空了出来。如果放在其他城市,旧馆馆舍可能无法逃脱被拆迁的命运,位置太好了,绝对属于黄金地段中的黄金位置,而且馆舍都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不属于保护范围。我曾经多次去过那里,喧闹的市中心有那样一处闹中取静的亭台楼阁,实在难得。我当时大概测算了一下,那样一片地方如果进行商业开发,光土地就能获得上亿元的收益。这对于市本级财政并不是太丰盈的许昌市来讲,应该算得上一笔不小的收入。然而市委市政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决定将博物馆的旧馆舍进行改造,财政投入建设“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建成后免费向公众开放。我参加的那个论证会就是论证塔文化博物馆的改造方案。后来不仅主管文化的副市长专门就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且市委书记亲自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完善后上报市规划委员会进行专家论证,待专家论证通过后再上规划委员会会议审批。先不说此项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单就这件事情本身来看,我觉得就很了不起。不信的话可以留意一下你所在城市的一些做法,对比之后才会发现这一举动的非凡。应该说许昌的领导和人民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绝不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他们已经把文化融入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这座城市的灵魂之中。
作为一个文化相当严重的城市,许昌却没有那种张扬和跋扈,在文化方面相当低调。有时候我会觉得许昌缺少的是文化的自信。我这个观点曾经和文化系统的领导和同事们交流过,大部分同志表示赞成。回来后再次反思,觉得自己有些过了,本来文化这东西就是让人变得平和、谦逊,我倒拿出指点江山的口气评价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真有些“没文化,真可怕”的意味了。看来有机会还得去许昌,多住些日子,好好熏陶一下,什么时候觉得文化不需要自信的时候,什么时候说明自己也和文化沾了点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