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行记之二 --清澈的贝加尔湖

标签:
贝加尔湖秋色旅游 |
分类: 游记 |
贝加尔湖行记之二
--清澈的贝加尔湖
本次贝加尔湖之行,目标原来就是这个大湖。对伊尔库茨克原本没有多少认识,也没想着去认识和了解。但是贝加尔湖,上学学地理的时候就知道,一直想去看一看。
在旅游项目书中看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明眸”,其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南部伊尔库茨克州及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距蒙古国边界111公里。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贝加尔湖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最宽79.4公里,面积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 湖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一条河流---安加拉河,安加拉河从贝加尔湖流出后,形成一个大的湖湾,号称伊尔库茨克海,风景宜人。在西汉时期,“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
按照行程上安排,第一天的下午去看了贝加尔湖海洋博物馆。海洋博物馆和那个塔利茨露天民族博物馆相距不远,都在安加拉河河口地区。海洋博物馆不是很大,建在离湖不远的一个山坡上。看上去像是有三或四层楼的建筑。一层是一个环状的展厅,有湖泊形成原因的介绍;有一些湖区、湖里生物标本;还有一些养殖着湖中鱼类的水族箱,包括养着两只海豹的水族箱。二层有一个可以看影视资料的展室,还有很多图片,包括一些科学家深潜探察的设备的模型、实物;还有一层有一个摆放很多显微镜有教室模样的展室,可以让参观者在显微镜下,观察贝加尔湖湖的微生物。它实际上也是告诉人们,为什么贝加尔湖水温这么低,还有这么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什么贝加尔湖水能够这么清澈。说实话,在看展览的时候,对于俄罗斯人的科学意识由衷地感到钦佩,这个地方作为旅游开发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但是他们在之前多少年,一直在作为一个科研项目,在认真地做着研究。中国人习惯说,这东西有什么用?实际上科学研究,很多时候真没有什么用。但是科学研究,探究真理,是一个民族、国家最应该承担的责任。
看了展览的介绍知道,贝加尔湖实际上是一个地质湖,也就是说它因为地质结构的变迁而形成。受印度板块的挤压,青藏高原的隆起,整个欧亚板块发生错动,在这个地区形成了一个地质结构上的裂隙,贝加尔湖就是个裂隙,所以这个湖才这么深。东非的维多利亚湖的形成与它是相似,也是受地质板块的分裂而形成。据说贝加尔湖地区,地震比较频繁,而且随着板块的运动,这个湖当今还在不断在扩大。贝加尔湖另一个特点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上很多的大湖,里海,中国的青海湖,湖水都是咸的。贝加尔湖是淡水湖,这可能与湖水有进有出有关。中国青藏高原有很多的湖泊,因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湖水经千百万年的蒸发,越来越咸了。贝加尔湖湖水有一个出口,安加拉河。通过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河水最终汇入北冰洋。水有进有出,盐分不容易积累下来。还有一点,也可能是贝加尔湖地处严寒地区,一年有接近半年湖面封冻,水分蒸发量小,盐分浓度提升极慢。当然,后者是我瞎猜的。
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贝加尔湖,更多地是科学家们的事儿,旅游者更多需求是去感受。所以对于博物馆也没有太认真地看,更多的关注在于第二天的游船。登船游湖来感受贝加尔湖,观看周围的青山碧水,包括西伯利亚的蓝天。
在贝加尔湖观湖有几个选择,一个是坐环湖小火车;一个是在利斯特维扬卡(距伊尔库茨克最近的一个湖边小镇)坐游船;听说,还有一个是直接登上贝加尔湖最大的胡日尔岛。因为我们的旅游团时间安排上的不合适,赶不上小火车开行的日期,所以没有坐成环湖小火车。而上岛的行程安排,团期要求的时间更长。我们只能选择坐游船。而从居住地伊尔库茨克行车到湖边利斯特维扬卡小镇,有七十多公里,一来一回将近三个小时;再加上船上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游客到一个叫“大猫”岸边小村,只能待一个小时。游湖,和很多旅游项目一样,不断在走,不断地跑,匆匆忙忙。
老天爷真是给面子,第二天上午天气还是乌云满天,而到了下午,我们登船游湖的时候,天放晴了。蓝蓝的天空,漂浮着白云。阳光穿过云层,打在湖面上,打在岸边的山坡上,在岸边的林木中留下一个个的光斑,十分的漂亮。贝加尔湖一是处于高寒地区,一年有半年处于封冻状态,所以生活不易。而本来俄罗斯人就少,湖边生活,交通不便,人更少了。因此,湖岸上只有几处小小的村落。我们游船停靠的就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一个小村落。一句话,尽管船行几十公里,但是目光所到之处,变化不多,湖岸上的景色稍显单调。这一方面相比奥地利的沃尔夫冈湖就差得太多了。沃尔夫冈湖小得多,水也不如这里清,但那个湖的地理位置太好,阿尔卑斯山脉,富人居住和休闲的地方。所以岸边总会出现一处处的鲜亮的别墅,一橦橦的深棕色的木屋,一处处栓系着白色小艇的码头,显的景色丰富多彩得多。
湖边己见秋色
湖边小镇利斯特维扬卡
湖岸边很少有建筑
阳光穿过云层,在岸边的山坡上打出的光影
虽说,景色有些单调,但是看到这湖水,这蓝天,一样给人清心洗肺的感觉。船行进在湖面上,湖水在船舷边掀起的白色的浪花,瞬间就会消逝,水是那么的洁净,而整个湖面上,你看不到一丝的漂浮物。不只说是人工的物品,纸片,木材,什么都没有,干净得像一块清洗过的蓝玻璃。
湖水干净得不可想象,没有任何的漂浮物
船过之后,浪花很快就消逝了
在游船到了“大猫”村的时候,没有进村去看具有民族建筑、生活设施,直接登上了湖岸的高坡,站高坡上观湖。在游船上,看湖水,因为湖水太深,水下基本上没有反射,所以湖水是深蓝色的,像深色的蓝宝石。而到了岸上,在阳光的映照下,在水浅之处,能够看到湖底,水是那么的透亮,像玻璃,像更像淡色的琥珀。你可以清晰地看出,湖水由浅变深,湖水的颜色由透明而渐渐变蓝。如同在船上看到的一样,在岸边,你也可以看到,湖水干净得无法理解,你可以看清水底的鹅卵石,你可以看出清澈湖水波纹也湖底留下的光影,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漂浮物,即便在鹅卵石上,你都找不到苔藓、水藻留下的任何痕迹,可能因为湖水温度太低,在最暖和的8月份,湖水温度也不过12-13度。似乎这个湖就没有水草,水藻。当站在湖堤的高处,远望到湖的对岸。蓝天、白云、深色的湖水,感觉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游船回到出发的码头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了。阳光从乌云下穿出,映照着小小的游船,别人一番景致。而在码头边上,我们也终于发现了湖水中存有的生物,一群小鱼。确切地讲,是一片小鱼苗。贝加尔湖,太纯净了,纯净得让人难以理解。
码头边上看到的小鱼苗 看到的白色,只是反光,湖水极清。
游船的码头在落日的阳光映照下,很唯美
回归码头的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