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微博”时代
(2011-09-29 13:50:50)
标签:
微博信息技术后现代混沌时代进步文化 |
分类: 杂文 |
走进“微博”时代
写博客也有几年了。不能提写得水平如何,写的水平确实是提不起来,但就因为坚持一路写了下来,就被新浪封了一个资深博主。资深嘛,不过是对来得早,而又坚持写下来的一种评价。
前些时候,在别人的鼓动之下,又注册了“微博”。以前对于“微博”也有一些看法,对于这种东西的出现认识不够,确实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的,能干什么。习惯上总认为,说一个事儿,一百几十个字怎么能够说得清楚呢?而且写什么东西,怎么就没一个思索筹划,随时就发了呢?一直认为,如果“微博”只是一种新闻形式,即时地发一个新闻,对某些事做一个评价,两三句话到是能够说出来。其实,在别人的鼓动之下注册“微博”,也是想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多了解一些在大版面下,在各个网站上看不到的即时新闻。
仅就看新闻来讲,注册“微博”算是没白注。把“微博”一打开,自己关注的百十位博主的即时言论,立刻就呈现了出来(如果自己精力够足,时间够用,还可以关注更多的人,几百位,甚至上千位都可以)。当然,刚注册的头几天,看着还挺新鲜。“微博”上说什么的都有,写心得的,引警句的,又是佛理,又是道家的;更多的是批评、指责,抱怨,发泄,甚至叫骂。新闻也不少,当下在大版面上看不到的新闻,“微博”里都能有。有的时候,看“微博”感觉像是QQ,总有一些人用它聊天,你问我答的;也像是论坛,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看了一阵子之后,对于“微博”就不那么“感冒”了。一是实在是看不过来,太多了。而且也跟不上,一些东西太碎了,扯得面太广,太大,一层层的覆盖下来,真是跟不上。自己岁数大了,的脑子僵化了,这么多的信息真处理不了,它容不得您思考。再有一点,感觉“微博”讲得很多东西都太过情绪化,太激动,也太能引起别人激动!看多了,感觉自己有点接受不了了。反思一下,不能说“微博”有什么问题,只能说是自己的问题,只能说,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自己适应不了。“微博”像是一面镜子,照出自己跟不上时代进程,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面。
当今算是二十一世纪了,几十年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设想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可能在吃的方面,住的方面,行的方面设想得过多。那个时候,尽想着人造这个,人造那个,这个自动化,那个自动化了。客观地讲,吃的方面真是变化不太大,远不像当时想象的,吃更多的人造食品。二十一世纪,吃的东西还是食粮、蔬菜、肉。住的方面也只是一个量增。人们的住宅面积有了大的变化,而且高层建筑增多了,高楼,更高的楼,更奢华的楼。居室的生活设施更为方便了,其它的方面变化不大。行的方面,这几十年来,进步也确实不小,北京的高速路几百公里了,北京的机场每年进出港快八千万人次了。但也算不上有本质的变化。总之,超出人们想象的东西不那么多,二十一世纪远没当初想象的那么神奇。但是,当初谁也没想到信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会有这么大的发展,谁也没预想到出现手机,没预想到会有互联网。二十一世纪里每人手里都是一部手机,通过互联网技术,语言、图片甚至视频,可以在一分种,甚至几十秒,会传遍整个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技术进步,最大的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在能源,在机械,甚至生物学方面都远不如信息技术的发展。
说“微博”,怎么又说到科技的发展上了呢?实际是想说,“微博”的发展,完全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是手机短信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的一个产物。信息技术即处理信息的技术的发展,才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微博”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最要命的是,人们处理、发布信息的能力远远大于人们收集,分析,整理提炼信息的能力。如同出版管制的放松和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出书更为方便了,但是当今书籍的质量,书籍的内在水平,却大大地低于上一个世纪的水准。书已经滥了,书太多,可读的却很少。十几年,甚至更早一点讲,二三十年来,真正的,能够称之为经典的书籍很少,甚至没有。人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人们来不及静下来思索,忙不迭地跟着时代跑,却很难看清楚前面的路,自己的去向。
说这些话,一点也没有想诋毁“微博”的意思,说人们来不及思索,说人们来不及沉淀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并不是说今不如昔。而是说这个时代,和二十世纪之前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也许,真正的后现代,真正的信息时代,历史已经开始离开由伟人创造的路径,历史也已经离开了由思想家和著作家来思索的路径。社会是一个群体,而发展变化则是由这个群体一个个个体参与互动的结果。也许这就叫后现代,也许这就叫真正的混沌时代。进步,飞快的进步着,但是,谁也不能够主导,谁也不知道到下一步的进步方向。不是谁在思索,而是一个群体在思索,不是谁能够主导,而是这个群体跟随着发生的一个个的事件,不断跟踪着。如果谁还试图整体上把握,谁还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历史前进的方向,进而主导进步,那么他或者是狂妄,或者是无知。这个时代是一个群体创造历史的时代。
说到最后,“微博”可以看,也可以参与其中,但是,远不能像过去那样去理解和认识,“微博”是一个新东西,试图要用旧的方式去把握,那就太悲哀了。不是说自己一定会被历史淘汰(这是一定的。)而是说,自己一定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
“微博”挺好玩,“微博”不好玩,或者说还玩不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