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可以忽略,公理不辩自明
(2010-02-25 16:26:13)
标签:
新泰市王然公权私用公仆奴仆杂谈 |
分类: 杂文 |
细节可以忽略,公理不辩自明
这几天网上热炒了一个人,既不是明星,也不是贪官。更不是像芙蓉姐姐一类的,为了炒作自己而估意折腾的人物。仅仅是是一位1986年出生,年仅23岁的公务员。山东新泰市新近公示的要提拔为副局级干部的女孩,王然。
“根据新泰市在新泰政府网站发布的新泰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公示,新泰市拟任用7人担任副局级领导职务,其中6人为市审计局、司法局等政府部门副局长,1人为市人民法院副院长。7人中的6人为80后,其中最年轻的是拟任新泰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的王然。”
“王然1986年7月出生,只有23岁,大学学历,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现任新泰市纪委案件审理室科员。公告显示,王然参加选拔考试的成绩为笔试64.83分、面试86.00分、综合75.41分,面试成绩高于笔试成绩。 ”
不能不说现在的网络人肉搜索的“恐怖”。没几天,网友就把王然的照片都贴出来了。也许人们对于当今的权力腐败问题过于敏感,网上甚至风传,她是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未过门的儿媳。紧接着,王然自己出来辟谣,称自己至今还没有男朋友,家里也是农民----没有任何官方背景。
到底王然有没有官方背景,她是不是组织部分未过门的儿媳;王然等人的公开选拔有没有公信力,网上还在争吵。
网络发展有一定的好处,老百姓知道的事多了。《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不报道的,老百姓又特别愿意关心的一些小事,通过网络,也能够让你知道不少。比如什么范跑跑呀,比如什么母亲捐肝救子呀,比如邓玉娇杀人呀。一些老百姓特别爱关注的,众多官员们与收入极不相当的财富积累,通过网上也知道不少。没有办法,人们心理不健康呀,人们仇富呀!人们就特别爱关心点新奇的事。前一阵子网上热炒的内蒙古一个县级市的检察院院长,住豪宅开好车,很快,又被网友查出,她在上海等大城市还有多处住房。
实话实说,网络这种东西,在没有真正执行实名制的前提下,必然会有很多不确实的信息。因为在网上发一条信息,影响大,关注度高,但是风险、责任成本很低。真正像宋祖德那样让人抓住不放,打官司赔钱的毕竟少得很。因此,人们在通过网络掌握信息的时候,千万别把网络信息太当一回事。网络上假信息可能比真信息还多,即便不讲一些商业上的谋利的欺骗性广告,仅仅是一些新闻类东西,假的也不少。而不确定的,虚假的,不实的,也不鲜见,前两年曝出的瓮安事件,结局与前期网上风传的信息并不相符。
但是,网络又是人们观察生活的一个渠道。有些事件,人们不必追求真相,不必追求细节,因为只是一个结局,就能够让人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例如这个山东新泰的提拔干部事件。一个刚当上几天公务员的年轻人,突然被提拔成局级干部。不管她是王然,李然,张然,还是胡然,肯定不然!!您拿老百姓都当大傻子!您甚至可以把她们提拔成为县长、委员。你也可以把他们考试的成绩伪造成全部一百分。一切都没有意义!
网上也曝出“当记者质询为什么会提拨这些年轻人的时候,新泰市委组织部葛姓负责人解释说,这些新提拔的干部在原工作岗位都有突出表现,记者要求其列举时,葛又称,“不好说”。其实不是“不好说”,也不是“说不好”,而是“不说好!”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怎么会有突出表现呢?这种干部提拔明显是为了提拔而提拔。而搞出来的公示,根本也就是愚弄一下老百姓,这种权力的转移,干部安排,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公示的,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具体到是不是组织部长未过门的儿媳,其实也没有必要追究,是不是儿媳并不重要。是不是他的家人或者是谁的家人,未过门的家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不是他们自己的人,被认为是他们的自己人。最关键的是一种公权的私用!!
政府官员是老百姓的雇员,是公仆,凭什么把人民给予的权力自己滥用?公务员是公开选拔,还是自己认可的私选,这才是滥用公共权力的最根本的表现。一个机构,一个组织,可以通过这种所谓的选拔年轻干部的方式,把权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其本身就是最大的腐败。试问:官员是服务于百姓的,还是统治百姓的;培养的接班人是能够承担责任为百姓服务的,还是能够维持自己的统治权力的;这才是选拔干部的根本。
王然也好,张然也好,今天当官儿也许并不准备承担什么沉重的职责与任务。傻子都知道,一个未经世事的女孩子,又没有什么“超能力”,能干出什么事?这还不比解放前的红军军长、师长,那也是年轻人,但是是经过一场场血战打出来的,是自己闯出来的,是被实践所验证了的。现在的80后,20来岁能干什么呀?!但是,当权力把王然这些人选拔,安排的之后,权力成为一种可以继承和转让的东西,权力可以不按老百姓所希望的方向转移的时候,老百姓所希望一切就都没了影了。公仆没了,老百姓都成了人家的奴仆了。
一句话,别以为别人都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