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猛吹时代的蒙牛

(2006-12-18 13:25:51)
分类: 杂文

猛吹时代的蒙牛

 

----人们要说谁说话是吹,那么省略的字一定是牛,因为中国人的词汇里,吹牛是一个词语,如同拍马一样。

 

别人推荐我一本书《蒙牛内幕》,(说实话,已经是一个老书了,因为是去年出版的一个畅销书)。花了两个小时把这本书大概看了一遍。有人会讲,用两个小时看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一定是没有细看,而没有细看的书,要说评论,一定也是瞎说。不能这么说,因为书与书不一样。对待这一类书,似乎只有两种看法,其一是把书大概看一看,知道他想说什么就可以了。另一种把书当成一个自己要学习的范例,分成多少次,用一个月或几个月细看几遍。张艺谋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时间拍了一个“黄金甲”,老百姓也就看上一遍,用一个多钟头就行了。只有影评人,和做电影的人,可能会用几天,多少遍去看一看这个片子。电影是这个看法,广告更是这等看法了,而《蒙牛内幕》实际上等于是一种广告,只不过用了别的办法,搞得巧一些而已。该书的作者,实际上就是蒙牛集团的两个营销策划人,他们自己就讲,几个大的营销活动都是他们策划的。所谓策划,在很多时候,就是如何算计别人嘛,看这一类书,看一看就可以了,别让人家给算计了。

虽然看得比较草,但是看了之后还是有一定的感触的,牛根生这个人真不是一个一般人。这个人是一个领袖式的人物,有眼光,有魄力,还有胸怀。让我感动的正是最后一点,一个领导人,如果仅仅是有魄力,有眼光,那么他的事业可能会在他在任的时候干得不错,他看到机会的时候干得不错,但是一旦他落伍了,企业也就自然衰落下去了。1997年,我曾到长虹去学习考察,回来之后,我就写了一篇文章《长虹,能否长红》,对倪润峰的成功提出了一些看法。牛根生,这个人有胸怀,他会拢着一些人,企业在这个时候也会飞一样的发展。用他们的话讲,跑出火箭一样的速度。

说了半天,废话一大堆,还没有说到题目:猛吹时代的蒙牛。

首先说这里没有一点贬义。不是说孙先红、张治国在猛吹蒙牛,也不是说他们在吹牛。只是想说,蒙牛生于一个营销打天下的时代,蒙牛生于一个炒作的时代。牛奶生产在今天可能会有、但不会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大多数技术都是公开的,成熟的技术,而生产设备在今天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在这个时代,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在营销上打上几套让别人看花眼的组合拳,一定还没有上台,就会被别人给挤下去。所以,企业之间的比拼,而多的是在策划如何营销,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如何叫响自己的品牌。而牛根生自己,包括他所任用的一杆人等,都是一些能够把蒙牛的动静搞大的人(不是说没有搞技术,搞管理的人,这方面的人才在当下一抓一大把,关键是有没有人会发现他们,会用他们)。

虽然说,蒙牛把自己的营销搞得很是出色,企业也在一天天地壮大,但是蒙牛的产品,蒙牛的生产方式还是太普通了。蒙牛作为企业的历史还是太短了(历史短所自然沉积的东西就少,这不是人为了,而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蒙牛作为一个企业,离它提出的一个目标(百年老店)还是很遥远的。

一个企业火一把可能会有很多因素促成,但是一个企业如果真想做成百年老店,那么这样的企业就绝对不可能是用几把茅草烧起来的。它必定有一些别人学不了的内功。如果同仁堂没有一手质量把关的严细标准,没有一手秘不外传的炮制手段,它必定做不成百年老店。蒙牛靠什么成就自己的百年梦想,我不会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我。

炒作的时代,必定会窜出不少明星,吹牛的时代,也会让人们看到不少亮眼的人物。但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一定是慧星或流星,但天天在夜空中长久存在,几千年存在的却是一些恒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