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图1 倒影
初三前往黄山市,准备利用剩下的几天假期,游一游徽州古村落。
出发后不久下起了小雨,山上云雾缭绕。

图2 路上
中午到达潜口镇。
在路边看见一座古塔。该塔名叫“下尖塔”,建于明朝,八角七层。

图3 下尖塔
在潜口吃完午饭后,开车来到呈坎。
呈坎是著名的徽州古镇。
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归黄山市徽州区管辖。据元张旭《罗氏族谱序》记载,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其中有罗东舒祠、长春社、罗润坤宅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呈坎是收费的5A级旅游景点。目前散客门票价是107元/人。
售票处建在村外,是一组访古徽派建筑。

图4 呈坎村门
出了售票处,走一段小路,来到呈坎村。
村口有一个大池塘,是为“水口”。
树木、石桥、白墙灰瓦、以及游人掩映在如镜的水面上。

图5 池塘全景

图6 池塘一角
我认为,徽州古村的美,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村口的水塘。在这方面,呈坎和宏村堪称典范。

图7 池塘边的民居
在池塘边,有个很大的“晒秋广场”。

图8 广场
广场边有一排徽派建筑。
我进到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参观。精美的木雕和传统的陈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图9 屋内
从广场进村之前,要经过一道石坎。
过此坎时,不得踩踏,必须跨过,出腿男左女右。
跨过这道坎,就如旅游词说的那样,“游呈坎一生无坎”了。

图10 过坎
过了坎之后进村。
村口有许多村民(主要是老人)自荐导游,价格20~50元。
呈坎村道路复杂。如没有导游,参观起来会比较困难一些。
村里的道路基本都是狭窄的小巷。

图11 小巷
如果对面有人走来,需要小心避让。
路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块条石伸出去,专为礼让对面来人之用。

图12 礼让石
有的墙角建成了圆弧形,以便大件物品的运输。

图13 拐弯抹角
还有的的墙角削去一块,但顶上和地基仍保留原来的尖角状。

图14 上不让天,下不让地,中间让和气
在密如蛛网的小巷中,钟英街是比较有名一个。在这条街的两边,有众多的老屋。

图15 钟英街
老屋里可以发现许多老物件,比如精美的木雕门窗,以及从前很多,但如今却难得一见的理发椅等等。

图16 木门窗

图17 理发椅
呈坎村最老的建筑,应该是环秀桥。该桥建于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如今仍在使用。

图18 环秀桥
呈坎村最精华的地方,当属罗东舒祠。
该祠建于明嘉靖19年(约1539年),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集石雕、木雕、彩绘于一体的家庙建筑。
罗东舒是宋末元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
罗东舒祠四进四院,规模庞大,气势不凡,建造精美。
大门5间6柱,黑栅栏。

图19 罗东舒祠大门
二门上方悬挂一块《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牌匾。
门前一对扁形石鼓,叫做“门当”。牌匾下方有四个圆柱形木雕,叫做“户对”;

图20 罗东舒祠二门

图21 门当和户对
再往里走是个四合院。
院子四周是厢房,中间有颗桂花树。
图22 院子
整个祠堂的精华是它的后寝“宝纶阁”。
宝纶阁有10根石柱屹立台阶上,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支起纵横交错的屋梁。
梁粗柱细。俗称“冬瓜梁,丝瓜腿”。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征。
宝纶阁气势宏大,建筑工艺精湛,堪称杰作。
图23 宝纶阁
图24 柱子、房梁和台阶
图25 侧门
看完了罗东舒祠,我们的呈坎之行接近尾声。
返回的路上,过仿古街的时候,下起了小雨。
图25 仿古街
那天游呈坎花了将近4个小时,看了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感觉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走到。
以后如有机会,我还愿意重游此地。
我觉得,呈坎的名声虽没有西递、宏村那么响亮,但内容一点都不比它们差。
呈坎,是个好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