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2)
云蒙山下
歇了一个夏天,迎来了北京最好的秋天。尽管暑热还未完全散去,我已兵发云蒙山,又开始了长城行走,一共用了3个周末,走完了白道峪长城。
白道峪是密云县云蒙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属“云蒙三峪”之一。白道峪长城,也和前面已经走过的小水峪和牛盆峪长城一样,有几段很短的毛石墙,以及建在高山上的几座孤楼和烽火台。行走白道峪长城,除了仍要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外,还要时不常地攀爬陡峭而巨大的石板,万一有个闪失滑坠下去,非死即伤。因此,行走白道峪长城,不仅艰苦,而且危险。
这里的风光依然壮美。北边有高山,南边是平原,东边可见密云水库。眼下树木已经开始变色,五彩斑斓的美丽景象即将呈现。
以下是我根据3次行走,绘制的地图。
白道峪长城及行走路线图
白道峪长城的走势和敌楼的分布,大致上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弧线。弧线的中间,是巨大而深切的白道峪大峡谷,两边是海拔500米以上的石山。一共有6座敌楼或烽火台,其中3座在峡谷东侧,3座在峡谷西侧。敌楼或烽火台之间,断断续续地有6段很短的石墙,全部都在峡谷西边。
我的行走路线和行走过程如下:
第1次(紫色路线):从白道峪村西往北上山;经过城墙W2、W3,到达烽火台T4;往东走完城墙W4至崖边返回;继续往西经过W5、T5、W6到达一个大石壁,感觉T6就在不远,但怎么也找不到通行的道路,在种种努力均告失败,消耗了巨大的体力之后,只好放弃前往T6,沿南边的另一条路返回。总里程4.6km,最高海拔550.0m。
第2次(红色路线):从白道峪村东干涸的河沟往北,走到小水库上山。登到崖边发现走错了路,敌楼T1在对面山上,中间隔着深沟,于是只好返回。这是一次失败的行走。总里程4.9km,最高海拔499.2m。
第3次(绿色路线):在仔细询问了当地村民后,从河沟往东北,找到一条清晰的上山道路,沿路基本上绕过大石板,荆棘也不太多,顺利登到T1和T2处。回来时得意忘形,跑偏了路,走到石板上,弄得心惊胆战。下到山底后,又拐到小水库北边不远处,探访了白道峪关残楼T3和残墙W1。总里程5.2km,最高海拔588.2m。
以下通过图片,更详细地说说我的行走经历。
白道峪东边长城--楼台会
中秋节那天,我终于登上了白道峪东边山上的敌楼T1和烽火台T2。
一周前,我曾历经艰辛,到达西边山脊,往T1这边遥望,觉得山很高、很险、很壮观。
那天是个多云天气,我见到T1的时候,正好有大片乌云从上面掠过,气氛阴森恐怖。等了很久,乌云才渐渐散去,露出明媚的蓝天。
乌云压城
云开雾散
直到第3次行走,才得以走近T1,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建有一楼一台,二者相距大约20米,靠的很近。
敌楼和烽火台相距如此之近,比较罕见
站在烽火台T2望敌楼T1,远处可见密云水库
敌楼T1南北面各2眼,东西面各3眼,有楼梯能登顶,是个内外均保存较好的大楼。附近的烽火台T2,东北西三面完好,南面坍塌,外形总体还算完整。
敌楼T1
烽火台T2
下图给出了前往T1和T2的路线,就目前我所知,最东边的绿色路线比较容易走;中间的白色路线估计也行,但难度可能更大。红色标注的是我行走失败的路线,原本几乎没路,是我硬趟出来的。
白道峪东边,前往T1和T2的路线
在白道峪东边山上行走,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要穿越大石板。这些石板坡度大,人如果从上面滚下去,凶多吉少。但实际上,石板表面很粗糙,摩擦系数很大,穿着登山鞋在上面走一般不会滑倒。但就怕出现万一,所以走在上面,心里的恐惧感很强。另外,雨后石板超滑,绝对不敢在上面行走!
坡度很大的石板
白道峪关—遗迹尚存
在峡谷入口处不远,有白道峪关遗址。沟东边有一座关楼,现只残存基座;西边高处有一小段石墙。关楼基座外包规整的条石,上面的砖楼荡然无存,明显是人为损坏所致。石墙目测长度20米,比较简陋。
白道峪关遗址
关楼基座T3
城墙W1
白道峪西边长城—断断续续
白道峪西边长城的总体格局,可以用“断断续续”四字加以概括。这边共有3座敌楼(或烽火台),有5段残墙。
在白道峪关南边,不太高的地方,有一段城墙W2,长度大约200米,毛石垒成,可以在上面行走。
城墙W2
沿着城墙W2的方向往西北走,转过山脊,能看见很短的一段城墙W3,在山顶上,可见敌楼和烽火台T4~T6。
城墙W3,以及敌楼和烽火台T4~T6
继续向上攀登至山顶,来到烽火台T4。在T4的东边,有一段弧形的城墙W4。在T4的西边,是一个山谷,谷间有城墙W5。站在T4上往西看,可见W5,T5和T6。
烽火台T4和城墙W4
站在T4向西北遥望,山势险峻
沿着城墙W5往T5前进,穿过茂密的荆棘丛向上攀登,历经艰辛,到达敌楼T5。T5是白道峪保存最完好的敌楼,3×3结构。楼门很高,需要攀爬插在砖缝里的钢筋才能进入。楼内宽敞,登楼的台阶完好,可以昂首挺胸登顶。
敌楼T5
在T5的西边,又是一个山谷,山谷里又有一段城墙W6。这段城墙与W5类似,只是它的另一端与更陡峭的山岩连接。
我走过W6,继续往T6前进。穿过茂密的树丛,费了很大的体力,爬到了山顶的一块巨石前。在巨石下徘徊了很久,没有找到通往T6的道路。
那天天气很热,爬到巨石处体力消耗很大,有轻微中暑的感觉,如再继续前进已经力不从心,最后只好遗憾地返回。
T6就在不远,但没有到达。
城墙W6和看似不远的烽火台T6
在W6附近回望敌楼T5,发现T5建在悬崖边上,十分险峻壮观。从构图上看,W6附近是拍摄T5的好地方。只是上午和中午拍出的T5是背光,不知下午会不会有光线照到T5上。
敌楼T5建在悬崖顶上
其他见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个周末,都会发现有不同的野果成熟。一路走一路吃,酸甜可口,解渴生津,消除疲劳,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尽管已是秋天,但沿途仍有不少野花开放,十分养眼。
野花和野果
山里还遇到很多铁笼,里面挂了花生和水果,可能是用来套松鼠的。

笼子
至此,云蒙三峪的长城已经行走完毕。中秋节那天,天气晴好。站在白道峪山上,听着山下黑山寺传来阵阵的佛音,遥望远处的密云水库波光粼粼,一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豪情万丈。下一站,我将继续转战黑山寺,逐渐往密云水库靠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