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和他的葫芦丝《春到草原》

标签:
葫芦丝学习 |
分类: 社会青年 |
宫老师指导我练葫芦丝 (绘画:康康)
康康和他的葫芦丝《春到草原》
前几天应ALSOLIFE平台邀请,作了一次分享,主题是“这些年,我如何为孩子构建环境支持”,其中谈到康康的课外学习。于是,有家长悄悄发来信息,让多写写关于康康课外班的学习,包括钢琴,游泳,体能,葫芦丝等等。
正好12月7日在金羽翼“艺术成就梦想,2018全国艺术大赛”上,康康的葫芦丝得了奖,就趁着这件事说一说康康的葫芦丝学习。
葫芦丝一等奖
其实,早些年我对康康是有许多设限的,比如,我觉得他跟音乐无缘。
大约是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我曾经带他学过钢琴,去老师家上过一节课,老师就告诉我康康学不了,具体原因记不清楚了,应该是综合性的,比如听不懂,坐不住,手太笨等等;而在钢琴之前,我也曾经在巨人学校给他报过电子琴学习,没上几节课,完全跟不上,他也很焦虑,不得已放弃。
那两次学习之后,我在心里断言,康康与音乐无缘。
2012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康康到小姨家看到呈呈妹妹吹葫芦丝,非常羡慕,小姨提议让康康也学,因为之前的经历,我头摇得拨浪鼓一般,说康康是音乐盲,学不了。但小姨不认同,说康康这么聪明,葫芦丝不难。行动派的她立即电话呈呈的葫芦丝老师(他们关系非常好),让他带着葫芦丝到家里,试着教康康,看看怎么样。没想到康康非常喜欢,坚定地表示想学葫芦丝。
如果要继续剖析的话,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应该就是他的自我意识的提升。
翻看六年前关于学葫芦丝的记录,有这么一段话:
动力还来自于参照。康康熟悉的萌萌、常常、佰澄都会乐器,他特别羡慕,别人会的他也想会,自我意识确实在提升。由此激发出来的动机简直是太重要了。
通过近期的葫芦丝、声乐以及乒乓球的学习,感觉到他的学习能力在提高,以前想都不敢想他还能学乐器,事实证明,可以想。到一个阶段,还得善于发现,如果没有发现,不给他机会,实在可惜。
他们对我们要求很高,随时都要在教的状态。
具体到怎么教,应该注意什么,用这次分享的这屏PPT应该比较清楚。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全程陪同,负责跟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告诉老师我们的学习目的,不考级,不期望学得多么好多么专业,前提他是在学习过程中开心,能够真正享受葫芦丝带给他的愉悦。老师心急或者期望过高的时候,我及时帮助老师调整。
康康对自己要求过高焦虑的时候,我同样和风细雨,安抚鼓励。
老师和康康都找到感觉,渐入佳境,剩下的就是坚持了。在康康学习葫芦丝的三年里,我们每周一次去几十公里外的东三环双井上课,风雨无阻。坚持下来了,就有收获。收获的是康康对葫芦丝的热爱和享受,以及由此拓展和丰富的生活。
2013年,“中日自闭症画展”,在日本东京塔上,14岁的康康代表中国的小朋友表演了一曲“我和你”,至今他还念念不忘。
高中阶段,因为时间等种种原因,葫芦丝学习中断了。今年,他多次提起想去东三环张哥哥那里上葫芦丝课(哥哥已改行做别的了),满脸怀念。七月,他职高毕业,恰好金羽翼葫芦丝课有名额,毫不犹豫给他报了名,重新开始了葫芦丝的高阶学习。这个高阶是我定义的。根据他的情况,指导他的宫老师不仅仅是在技巧技法上提升他,还从感情上挖掘,所以说是“高阶”。
最重要的仍然是,他喜欢,热爱并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