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

标签:
西藏 |
分类: 在路上 |
西藏,遥远的青藏高原,神秘的珠峰,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纳木措湖,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圣地,浪漫唯美的仓央嘉措和他的情诗。。。西藏于我,像遥不可及的梦,然而,我却是真的去了。
旅行箱里,除了随身行李,还有一本诗。飞机上翻看诗集时,突然笑了,诗和远方都有了。
拉萨,灵芝,户外者的天堂巴松措,寂静的雪山、静静的巴松湖,雪山日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国最美的山南迦巴瓦峰,与念青唐古拉山深情相拥美伦美奂的圣湖纳木措,海拔5012米地狱般的米拉山口,318国道一路相随蜿蜒的尼羊河,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八廓街,玛吉阿米,留下我匆匆走过的足迹。藏面,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糌粑,我细细品尝。每一天,都在路上,每一天,被高原的阳光、蓝天和白云照耀着沐浴着温暖着;每一天,被藏民干净纯洁的眼神洗涤着净化着;每一天,被葡匐在地磕长头的虔诚的信徒震撼着;每一天,都被这片神秘的土地牵引着。
大昭寺
“对于拉萨的百姓来说,大昭寺存在于心里,它有一种无形的召引力和安抚力;对于僧侣来说,大昭寺像家和学堂,是停伫在佛界与俗界交接部的修行圣地;对于游客来说,大昭寺是一个被世俗紧紧包裹着的神秘之地,能令人逡巡和注视不已,宗教的虔诚令每一个藏传佛教信徒都无比尊崇大昭寺,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将对大昭寺的那分不解的情绪带向各地,并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又回到大昭寺的身边。”这段话是回到北京后翻看在拉萨八廓街小店购得的一本小书上的文字,告诉我们大昭寺在西藏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拉萨,不是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而是以大昭寺为中心,信徒们千里迢迢磕长头,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大昭寺。这里,供着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时带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鎏金铜像,这里,是他们的圣地。每天清晨和黄昏,无数信徒、游客围着大昭寺顺时针转,他们默默地,各有所思,他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大昭寺。
玛吉阿米
“那一年,磕长头葡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当布达拉宫邂逅的摄影师海哥带着我们,在玛吉阿米门前驻足,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跟他的情人幽会之地,我想,我骨质里所有的浪漫都被调动出来。逐级爬上玛吉阿米低矮的木楼梯,“宁负如来不负卿”的仓央嘉措和他那些唯美迷幻的情诗一一跳跃着出现在脑子里。“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这样的情与痴!而那些孤独的旅者在那一本又一本的留言薄上,写下的那一页又一页爱与情的文字,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纳木措湖
纳木措湖在巍峨的雪山脚下,与念青唐古拉山深情相拥,以海拔4718米的高度,让整个世界仰望。当我们沿着109国道,沿着念青唐古拉山缓缓行驶六小时,到达纳木措湖时,无不被这座圣湖的美和大气磅礴震撼。湛蓝的湖水,一望无际,连绵的的雪山,纯净的蓝天,蓝天之下,云水之间,面对纳木措湖,任何语言都苍白而无力。“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还是仓央嘉措。心中的爱有多深,面对纳木措时,这里的湖水便有多深;心里的爱有多么纯粹,这里的湖水便有多么湛蓝。这是萌妈发我的“川藏线,这辈子总要走一回”H5里的一段很浪漫的话。看着朋友拍的纳木措湖的美丽晚霞和漫天繁星,我想,纳木措,我一定还会去的。
巴松措
巴松措,户外者的天堂。这里有神秘的戎堡、格萨尔王的传说。然而,深留我心底的,却是巴松湖寂静的雪山和静静的湖水,还有那雪山之上的日出。
许多年前,好友油麻菜曾经在这里拍下寂寞美丽的巴松湖,还有湖心小岛上寺庙里的女喇嘛。他说,不知小岛上的女喇嘛还在不在。我说,若在,替你问候。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喜马拉雅山脉东边的终点,海拔达7782 米,中国最美的山峰。
传说南迦巴瓦峰终年为云雾笼罩,从不轻易示人。我们从巴松措长途跋涉到达雅鲁藏布大峡谷时已近黄昏,南迦巴瓦峰羞羞答答半遮半掩,一路上行云开雾渐散让我们看到了它独特的秀丽和美。阿萌和妈妈去年徒步穿越川藏线时,与南迦巴瓦失之交臂,至今遗憾之极。
雅鲁藏布大峡谷 直白村 旺波元舍客栈
车行驶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边上,流水涛涛,神秘的雅鲁藏布江在这里大转身,雪山、冰峰、峡谷、急流。这里,曾经是中国最为神秘的地方。当晚,我们住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尽头直白村,宁静的村庄,几家客栈分散几处,没有星星和月亮,入夜,下起了雨,窗外,南迦巴瓦山隐在漆黑的夜色中,客栈停电,黑暗中听雨。
旺波元舍客栈老板是一位很年轻的绵阳人,曾参与512救援,是持执照的高山救援人员。热情好客勤快,给我们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美味的家乡菜川菜。新鲜的松茸,还有青稞酒。整个晚上,客栈很重要的另外两位主人,巡回世界各国的狗医生边牧贲贲和她的女儿朵朵一直在饭厅里很优雅地陪伴着我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尽头,海拔7782 米的南迦巴瓦峰脚下,贲贲和它的主人一起,看着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的来来往往的旅者,一年又一年。
西藏,是许多人的梦。离去,归来,唯有上路,才是最好的安排。
昨天晚上回到家,沉沉地睡去,无梦。西藏,留在心的深处,慢慢回味。
PS:图片说明:布达拉宫及纳木措照片来自一位叫海哥的摄影爱好者,他与我们在布达拉宫门前偶遇,成为朋友。
巴松措照片来自好友油麻菜,十二年前油麻菜曾拍摄纪录片《暴走墨脱》。
谢谢他们许我随意盗图使用:-))
PS:关于高反,我个人的经验如下,仅供参考
我没有提前服用红景天,觉得红景天只是安慰性的,我心脏没有问题,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到达的当天下午,严重的缺氧让我每走一步都气喘嘘嘘,头疼难受,昏混沉沉,正如所有到过拉萨的人的经验一样,放慢再放慢自己的行动,康爸指导要像老太太一样动作缓慢。前两天绝不可洗头洗澡。我在卧床休息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之后,第二天下午,就可以较为轻松地游览布达拉宫。去了海拔低的灵芝再回到拉萨,完全没有高反。即使在海拔4718米的纳木措湖,也非常自如。西藏八天,一切OK。
不过,尽管如此,西藏仍然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身体,长途跋涉,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