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京:国家博物馆“地中海文明展览”

标签:
行走北京国家博物馆地中海文明展览休闲 |
分类: 在路上 |
慢慢地体会到,住在北京,其实是有许多优越的,比如,总是有无数的博物馆无数的展览可以参观,并且几乎都是免费的。带着康康行走的这两年,去得最多的就是博物馆了。没有什么看得懂看不懂,就如同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一样,自然也有属于他的那份快乐与收获。
雾霾也挡不住我们,周四,我和康康按着提前的约定,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地中海文明展览”。
“康康,你知道地中海吗?”“知道,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几年前,康康曾在埃及的亚历山大看到过地中海,这是他所有关于地中海的知识,基本上我也如此。其实,与其是带他去看这个展览,不如说是我更想看。提前上网百度,关于地中海,根据他的兴趣比如在哪里有多深多大,提供了这一点点知识:
地中海,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一块海域。
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东西共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千米,面积(包括马尔马拉〔Marmara〕海,但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000平方公里(970,000平方英里),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突尼斯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处5121米。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
当然,参观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各怀心事。我兴致勃勃地看着埃及女王头像,想象着埃及艳后的故事,还有著名的木乃伊木棺,罗马将军石雕像,掳走欧罗巴,伊斯坦布尔全景图,跟着一队中学生,假装明白地听着解说员解读地中海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明。康康也不甘示弱,直奔主题,趴在展览厅各个时期地中海地图前仔细研究,兴趣昂然,当然,还时不时提几个关于地理的问题,这中间我因为回答不了土尔其的首都是安卡拉,不得已发了短信场外求助。我能够做的就是举着相机悄悄地把地图拍照下来,以便他需要时继续钻研。
最后的收获是,他要求去土尔其旅游,因为,他对那幅长长的伊斯坦布尔全景图产生了兴趣,我何尝又不是呢?遥远神秘的西亚,君士坦丁堡,拜占庭,这个曾经威名赫赫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曾经轰动欧、亚、非三洲的大地,谁又能抵挡得了它的诱惑?
照片说明:不允许拍照,其中部份照片来自网上的新闻照片。
PS:到了国家博物馆之后才发现,没带身份证,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可用身份证自助取票。还好,带了康康的残疾证,直接从预约处取了票快速通道进去了。康阿哥本来还想纠结我没带身份证这件事,拽到一边耐心解释,尽管妈妈忘了带身份证,但妈妈用另外一个证件也取到了票,一点没有耽误我们参观,问题就解决了。一件事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没有身份证,但还有别的证件,结果是一样的,拿到了票,进了博物馆。谢天谢地,他眉头舒展,没再纠结!
关于国家博物馆“地中海文明展览”,来自网上的信息:
地中海文明展览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文物首次登陆中国国家博物馆。
六大主题游历时空
本次展览参展文物280件(套),包括石雕、陶器、金银器、油画、素描画等多种样式,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六大主题,呈现了地中海地区重要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
第一部分“地中海世界——自然与文化背景”,展示地中海地区的周边环境以及物产。
第二部分“最初的地中海——早期的交流”,介绍了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交流,手工艺、艺术、语言和文字的发展,展示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的奠基作用。船形金杯、古希腊玻璃酒杯、伊西斯神石雕头像、木乃伊木棺等不仅表现了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技术,更表现出埃及、希腊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统一的地中海——希腊、迦太基和罗马”,展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希腊、迦太基和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统治。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石雕像、罗马将军石雕像、哈德良皇帝石雕像、马赛克地砖等再现了地中海地区文化的希腊化、罗马化进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地中海国家特有的文化标志——马赛克艺术、大理石肖像和雕像。再现了罗马帝国完成地中海地区统一的壮举。
第四部分“中世纪的地中海——从‘十字军东征’到收复失地运动”展示了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从“十字军东征”到收复失地运动时期地中海的变化。通过塞浦路斯出土的釉陶、巴勒斯坦出土的雕塑、墓志铭、耶路撒冷出土的雕塑残件等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展示出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拉丁王国、拜占庭帝国文化,以及东西方艺术家、工匠之间的技艺交流。
第五部分“近代的地中海——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展示了公元1490年至1750年期间地中海的历史,重点展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地中海的生活和艺术。以瑞士画家利奥塔尔的《身着土耳其服装的勒维特先生和格拉瓦尼小姐》画作为中心,向观众展示欧洲的土耳其文化和土耳其的欧洲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掳走的欧罗巴”和“埃及艳后之死”两大主题展示这一阶段地中海艺术中对神话故事以及古代历史人物的诠释。欧洲人以想象中的地中海和神话艺术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精品。
第六部分“游历地中海”,展示公元1750年至1850年艺术家们游历地中海的浪潮。以苏格兰考古学家加文·汉密尔顿的绘画《维纳斯将海伦介绍给帕里斯》和他所收藏的“阿尔特弥斯石雕像”、“三足架”、“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石雕像”等古罗马文物为中心,引领观众去了解18世纪英国贵族们的“大陆游学”和考古发掘;通过“西西里港口风光”、“庞贝集会场”、“维苏威火山喷发”等素描和油画展示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迷恋;通过“拿破仑远征埃及”纸上油画及《埃及记述》版画展示当时的“埃及热”,为欧洲殖民时期艺术家前往东方朝圣拉开序幕。19世纪对地中海的考古发掘,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的新一轮探索,以及对古代地中海的新一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