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2013-10-18 10:23:58)
标签:

北京汽车博物馆

休闲

分类: 在路上

鉴于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让康康轻松愉悦,我们重新开始了我们的行走北京。

上周,康康用20个代币换到了他向往念叨已久的汽车博物馆。他无比热情地趴在ipad上百度地图,告诉我地铁如何坐如何换乘,哪个口出,出去后怎么走。原本应该信任他,仍然悄悄地上了百度问询,确认路线完全正确。小小地佩服一下,人家是通过查看地图确认方位,然后判断地铁哪个口出,不像我,从来都是不耻下问。

满足他的两个要求,不开车坐地铁,在外面吃饭。有时候甚至怀疑这家伙行走的目的。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在路上就好!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售票处很有创意,采用的是蒸汽火车的车厢。1814年,英国人乔治史蒂芬逊制造出第一部蒸汽机车。1825年,他亲自驾驶着蒸汽机车在新铺的轨道上试车,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

 

博物馆分为五层,按照历史、技术和未来的概念分为创造馆、进步馆、未来馆和中国汽车工业经典藏品等三馆一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参观从五层的创造馆开始,逐层浏览。创造馆以车辆的历史发展演变为主线,从轮子的发明到马车的出现,再到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历史的车轮在这里汇聚成了经典,让我们重新回味人类是如何从没有轮子到车辆诞生的过程。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吃完快餐后发现的主题西餐厅,康康说下次到这里吃饭。吃饱了开始参观。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明和使用轮子的国家,造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那时滚木就是轮子的最初雏形。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还发明和指南车和计里鼓车。指南车是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利用的是差速齿轮原理,根据车轮的转动,不论车子转向何方,车上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指南车被人称作是世界上第一个自适应系统。而记里鼓车发明于西汉初年,是古代用来计算道路里程的车辆,和今天的里程表类似,车行一里就击鼓一次。记里鼓车是近代里程表、减速器的先驱。不得不感叹先人的智慧。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1769年,法国工程师古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依靠自身动力行驶的蒸汽机车。这辆车前部装有一个锅炉,靠蒸汽推动气缸上的活塞驱动前轮。成为日后火车、汽车行驶时的基本原理。1897年,美国奥兹莫比尔公司批量生产了世界上最早的汽油动力车。这个前部弯曲挡板车成为美国第一辆邮政动力车。图为第一台动力蒸汽机车和奥兹莫比尔前部弯曲挡板车。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1886126,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第一辆以汽油动力的车子,虽然只有三个轮子,甚至速度比马车还慢,但是这一天仍然被定义为世界汽车日。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以简约的机构和大马力的输出而极具吸引力。福特T型车和A型车以及法国雪铁龙车。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模拟早期的汽车作坊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到现在都能行驶的大众甲壳虫和大众面包车,很拉风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九十年代北京的面的和电车。尽管是外来一族,我却经历了北京“面的”时代,亲切的记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创造馆主要展出的是车辆的历史,进步馆则是围绕设计和制作两大环节揭示汽车的内部世界。步入进步馆的门口就是一辆被吊装的全部被拆卸的车辆,让你从不同角度看看车辆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辆车拆了一万多个零部件。遗憾康爸没陪我们去,少了讲解。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这里展出的是汽车的各个零部件,有汽车的外壳、汽车的挡泥板以及汽车防撞安全试验,还可以玩关于汽车安装的游戏。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未来馆位于三层,主要展现汽车对于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白色吊装的小格子里都是汽车模型,体现个性的彩绘车、根据音乐而动的音乐汽车以及汽车音响背景墙。

太多了,不一一介绍,留白给想去的人:))以上部份照片及介绍来自网络。

下面是手机拍的各类漂亮好玩有趣有故事的车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长到18岁就想开车的家伙体验驾驶的乐趣

行走北京:汽车博物馆
离开汽车博物馆时,他是这样的

 

PS:馆内二层有快餐及主题西餐厅

小贴士:地铁9号线到科怡路,出地铁步行十分钟。

        带残疾证可免票。

 

相关阅读: 《行走北京:红砖美术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