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北京卫视到康学校采访

标签:
自闭症孩子融合教育杂谈 |
分类: 自闭事 |

今天,BTV北京卫视到康康的学校采访。王主任很真诚地谈了学校的想法
康康的班主任许老师,他发自内心地表扬康康,列举了一件小事:不知哪位同学的书掉在地上,同
学们都跨过书走过去,他看到康康弯腰捡起了书,并翻开书看了名字,然后把书送到了那位同学的
桌子上,许老师说他特别感动
杨金权是康康小学的同班同学,升入中学后,他被分在跟康康一班并且同桌,他一如继往地帮助康康
当记者阿姨采访他时,他很羞涩地不知道说什么好。问他军训时为什么总拽着康康,他说军营很大,
他怕康康走丢了。可爱的孩子~
年级组长白老师,怎么做工作也不愿意接受采访。当初,是她把杨金权跟康康分在一班,说有个照应
上完课的康康高兴地出来跟大家合影
他们还拍到了康康打乒乓球
YK阿姨问康康最喜欢做什么,康说做粉蒸肉。哎,亲爱的小子,你就不能说点别的吗?问他将来想
干什么,答:想开一家咖啡馆。呵呵,这志向倒比较远大
今天,BTV北京卫视到康康的学校采访。关于“深圳自闭症孩子李孟被19名家长联名联名拒收,学校令退学”,但康康的学校却欣然接收一名自闭症孩子,他们希望作进一步的了解。
比起李孟,康康是幸运的。小学六年普通学校融合,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包括同学的家长们太多的包容和关爱。这六年里,他进步显著。如果没有包容接纳的环境,康康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进步。
今年,康康顺利升入初中。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同样向他张开温暖的怀抱。未来三年,他将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完成初中的学习生活。
其实,融合是双向的。陪伴了康康小学六年的同学们,他们对于差异的理解,对弱势人群的包容接纳,比起其他人,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在帮助康康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很多。他们更懂得爱。康康小学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至今仍然关心着康康。
我想对所有的人说,自闭症将终身伴随着我们,你们的点滴关爱,都会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踏实。
#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哲学家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自闭症孩子也许是一团沉重的雨云,父母、老师更是要付出多许多倍的爱心和耐心。
李孟的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李孟事件发生之前,教育部召开了自闭症者教育研讨会,在这个会上,壹基金向教育部呈报了【壹基金关于保障自闭症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建议书】,希望政府立法,出台《特殊教育法》并完善《义务教育法》。希望中国自闭症儿童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李孟事件发生之后,壹基金一直在作各方面的努力。壹基金希望:1、在普通学校读书的自闭症孩子,有特教学老师、社工陪读陪辅的支持条件;2、政府选择一些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3、各省市设立自闭症特教学校。让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孩子,都有上学发展的机会。
关于这个话题,有许多话要说。其实,就我们家长来说,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影响到别的孩子,所以基本上从入学开始,家长都申请陪读,一方面,是陪伴孩子,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减少孩子对他人的影响,减少孩子给学校和老师带来额外的麻烦和负担。
作为学校,如果设立资源教室,有懂特殊教育的辅助老师作全面支持,那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其艰难程度会得到改善。
我们都在关心着李孟是否能够继续上学,下面是来自微博的最新消息:
@杨鹏人人公益 : 2012年9月25日12:30--17:30,在壹基金刘会峰、新快报刘子瑜、南方周末范承刚、央视刘东啸、宝城何老师及妈妈陪同下,小李孟在广州接受了自闭症研究权威、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邹小兵医生的评估鉴定。根据评估结果来判断小李孟是否适合继续回到普通学校上学。真希望评估结果有利小李孟回学校读书!
PS: BTV北京卫视的节目,估计将在9月26号晚上的晚间新闻大约10:00多钟播出。
明天一早,我和康康还有外婆就要回家乡过节了,在这里,提前祝朋友们中秋国庆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