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暖的小事系列 --- 之七十三

(2012-02-19 22:44:33)
标签:

自闭症孩子

进步

趣事

杂谈

分类: 小学生

◆※◆ 职业理想

“我长大了当个厨师,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某天晚上,他一边看着一本56岁孩子的书,一边对我说。这家伙,在梦想当美术馆馆长、演员、导演、记者、老板、工程师、伊派员工、泥瓦工、电影院检票员、清洁工。。。等等无数崇高和不那么崇高的职业之后,最后还是决定当个厨师。

 

◆※◆ 秘书

说他是我的秘书一点也不夸张。每次外出,他总是动作很快比我先出去,当我穿戴好上车时,车钥匙已进插到钥匙孔里只等我打火,我的手机放在司机坐旁边的杂物格里,包放在副坐上。秘书乖乖地坐在后座上等候领导我。如果我化妆了,他会殷勤地恭维领导“化妆了漂亮,容光焕发”。

当然,秘书也有办事不力的时候。比如,某天我让他把我的红包(拎的红色皮包)拿下来,他蹭蹭跑上去,一会就拿着一个红色的压岁包下来了。红包,红包,他最近都快钻钱眼里去了。

 

◆※◆ 实诚的家伙

“小伙子,去哪?”下了地铁,康走在前面,好几个黑车司机热情地围着他。

“我要去回龙观吃呷浦呷浦。”小伙子非常认真地回答。

“去吃呷浦呷浦啊,跟我来,上我的车。”一女司机一边笑,一边引着他走。

我和哥哥在后面笑得不行。后来打了一辆正规出租车,告诉他,那些让他坐车的人都是黑车司机,我们不坐黑车,坐正规的出租车。下次有人问你你就说谢谢我们不坐。为了表示他都记住了,主动演练:“谢谢,我们不坐黑车。”赶紧告诉他只需要说“谢谢,我们不坐”就行了,不要说“黑车”俩字。真担心他像陈佩斯小品里学舌,还好,重新演练一遍,对了。

 

◆※◆ 痴迷电话号码和车牌号

痴迷电话号码是春节发现的。春节爸爸要给一朋友发短信,康康直接把电话号码给背出来了,老爸很奇怪,问他还记得谁的,这下不得了,他几乎把我手机里常用的人的电话全背了一遍。

几天前,他突然问我梁阿姨的车牌号是多少,我哪记得啊,就告诉他不知道。结果他一会儿忍不住又说一遍,还说不能打电话(我限制他随便打电话)。看出他难受,说如果实在想知道,就给梁阿姨发个短信问吧。发完短信,他飞快地跑上楼拿了一个小本一支笔放在茶几上,我问他干吗,答:记车牌号。车牌号查到后,小子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和满足。

胡子的事在淡化,电话号码车牌号尤其是眼镜的度数眼镜多少钱在强化。旧的刚去,新的又来了~

【一干人聊养护的事。温主席说以后芊芊可以负责接待参观来访的人,长得漂亮又会说话。然后我和SD笑,说,以后来了人,首先得回答身高多少芊芊才让进去,进去后第二道关是接受康康的审查:眼镜多少度?多少块钱?在哪买的?不回答者,无论官位多高,一律不予接待】

 

◆※◆ 小惊险

某天,去昌平办事,带着康一起去。下车问路让他在车上等我,发现要去的地方就在旁边,想着盖个章就出来,就没倒回去叫他。盖章等候时,想着去把他叫进来学学常识,结果,吓一大跳。车里没人,钥匙还插在车里(我下车时灭了火但没拔钥匙)。他手机卡过期了新的还没办。这地方没来过乱糟糟的,他不会是遇到坏人被骗走了吧?赶紧倒回去找,伸长脖子看,连个影都没有。紧张无比,扯着嗓子喊,一会儿看到他从路边低着头走过来,很镇定,他说他去那边的大鸭梨饭店找妈妈去了,没找到就回来了。真是有惊无险。赶紧补课,车钥匙没拔,车没锁,不能下车,万一坏人把车开走了怎么办。我也长记性了,以后下车一定记着拔钥匙。

  

◆※◆ 命名

康很多时候不会给很多东西命名,比如我们家饭厅有个操作台,他就不知道是什么。某天我们俩练习说什么东西放在哪间屋的什么上面,他说电饭锅放在饭厅的杂桌上。好一个杂桌,很形象,上面确实杂七杂八放了好多杂物。

想起他很小的时候在青岛吃蛏子,他不知道那个东西叫蛏子,就说他要吃“硬壳”,也很形象。之后很多年他都一直叫蛏子为“硬壳”。

 

◆※◆ 最守法的人

周末,朋友来家作客,中午叔叔跟康爸喝点小酒,阿姨说她开车。走的时候,还是叔叔开的车(喝的酒不多也很近)。送走他们回到家,康着急地说:“JG叔叔喝酒了不能开车。”我只好说:“叔叔忘记了。”“给JG叔叔发个短信。”说着他就拿起手机要发短信,通知叔叔喝酒了不能开车。我只好骗他,说刚才叔叔忘记了,开出去想起来了,就会让阿姨开车。我们这些大人啊!

 

◆※◆ 不恰当的用词

通常晚饭后,我们俩会聊聊一天发生的事情。今天晚上我和他坐着面对面聊天时,他有点讨好地说:“我和妈妈的对流方式。”估计换个人都不晓得他讲的是啥,我马上就猜出来了。“康康,不是对流方式,是交流方式。”赶紧讲解。

 

◆※◆ 数学武装

最近,无论做什么,我都有意无意地跟数学关联,连外婆都被数学武装起来了。比如,某天晚饭时,外婆激动地分享了她外孙的一件得意之事。外婆说她煮好了粥,康拿碗筷时看了一眼她放勺子的碗,就少拿了一个碗。外婆说:康康真的太不简单了(原话)。

类似“太不简单”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某天爸爸本来说不回来吃饭,康摆好碗筷后,爸爸又打电话说回来了,康放下电话,到厨房拿出一套餐具给爸爸摆上。我跟外婆一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小子做木瓜西米露,我问他做了几碗,告诉我做了三碗,康康外婆和妈妈我们三个人一人一碗(爸爸出差了没回来)。关于西米和水的比例,不知他是怎么把握的,反正浓稠刚刚好。他说他用手抓的西米,抓了四把。

还有,某天他说想吃鸡翅,担心他吃太多,我只拿了十个解冻。后来我听他跟外婆说他想吃十五个,外婆让他自己拿。吃的时候数了数,十五个不多也不少。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他还是有一点能力的。当然,我跟他爸爸分析,是因为这是他能够看见的,相当于动作思维那一层。后来,我试着把鸡翅的事写成应用题让他做,做出来了。

爸爸经常出差,几号回来是康康非常关心的,当爸爸告诉他几号回来,他通常会掰着指头算还有几天,现在基本上都能算对了。

当然,像这样的问题也不少。

某天他说天暖和了就要去语言大学玩,我说可以。可能是想着到语言大学玩单杠双杠的事,他有点小激动,让我说一说语言大学。然后,主动问我:“语言大学有多少平方厘米?”在我一番讲解之后,他似乎明白了一点。我接着拿我们家的面积举例。隔了一会儿,他问:“我们家是多少万平方米?”(关于估算,非常难,准备按甄老师的思路,写计划和教案来教)

还有,钱的事。自打上回甄老师来家里指导,跟他玩过钱的游戏之后,他就时常让我跟他玩钱的游戏,基本上一周总得玩几回。

某天,一位记者姐姐来家里了解康康的故事,走的时候,康康问:给多少钱(给记者姐姐)?

姐姐一脸疑问,我赶紧解释,因为我们最近在学钱,所以。。。

画展送画,我跟他一起整理画,他问:画多少钱?

今天收到许老师短信,让明天带上学籍卡注册。康找出学籍卡放进书包里,然后问我:学籍卡多少钱?

 

◆※◆ 感叹句

康最近感叹句用得比较多,比如:多好啊!怎么回事啊 ?好奇怪啊!等等。当然,“为什么呢?”也用得相当多。

“这是什么意思?”每天都在发生着,懒妈妈都懒得记录了。

 

相关阅读: 《温暖的小事系列--之七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