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康康学数学 --- 我的困惑(给甄老师的信)

(2012-01-31 22:58:49)
标签:

自闭症孩子

数学学习

困惑

教育

分类: 教育训练

写在前面:

    “我想看看康的数学,安排好时间后我联系你。你教我看,别出汗,我就想看看问题在哪。你把问题归纳一下,千万别汗,没理由。”这条短信是甄老师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发我的。起因是她看了28号我写的那篇《康康学数学》。收到甄老师的短信有点意外,很高兴,同时也有点小紧张。“到时我就不是出汗而是腿打颤。”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之后,我把康康学数学我的困惑和问题整理了一下(其中两个问题同时也是别的妈妈的困惑),大概是九个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学数学,康康有没有必要学数学”这样的问题,email给了甄老师。

    2012年元旦刚过,一月五号,甄老师如约来我家,对康康进行了数学摸底和现场指导。我提前通知了教康康数学的广辉(他有课特意请了假),佰澄妈妈得知甄老师到家指导,不由分说也参与了旁听。那天,甄老师从早晨8点多钟来到我家,一直到下午3点钟我们才煮了碗馄饨给她充饥,吃完饭,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直接去了医院看望家人(至今仍然非常过意不去)。那天,佰澄妈妈和我的共同感受:醍醐灌顶,受益菲浅。广辉也表示非常受启发。

    春节前夕,我和康康到东南亚旅游,临走之前给甄老师发了封邮件,我说我带着她的指导笔记上了路。机场候机时,收到甄老师短信,她很亲近的一位家人去世,她说,关于数学学习,估计得晚一些写给我。看到甄老师的短信,心里很难受。春节期间,甄老师不顾家事繁多,跟我通电话,询问康的情况,指导我写关于钱的数学教案(很惭愧,天天忙着吃喝,还在“过年”状态,至今没动笔)。几天后,收到甄老师的信。

    甄老师的信,不仅指导我和康康如何学数学,我想,对于跟我一样陷于困惑的妈妈们,无疑也是很好的指导。一年前,甄老师就思维训练给我写了四封信,一年后,再次得到甄老师关于数学学习的指导,我和康康何其幸运。感谢的话很苍白,但我还是只能说一声:谢谢甄老师,您辛苦了!

     

为便于大家了解,我先贴出我写给甄老师的信《关于康康数学学习我的困惑》(确实困惑哈,再看,感觉自己脑子一片混乱),再贴甄老师家访后给我的回信《求解孤独症学生数学教育之困惑—关于康康的数学问题致邹文的一封信》。文章太长,分两篇贴。

 附:

                                     关于康康学数学---我的困惑

甄老师:

您好。最近,我写了一篇“康康学数学”,引出大家对自闭症孩子学数学的热烈讨论,有人觉得应该学,有人觉得没有必要学,仁者见仁。大家还提了许多具体的学习方法。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康康学数学的目的,意义何在?他是否学得会?问题有哪些?对于我和康康来说,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捋清思路,然后才是具体怎么教怎么学。下面是简单整理的关于康康学数学我的思路和困惑。不全面不严谨,整理的过程就是逐步完善的过程。请甄老师指正。

一、康康有没有必要学数学?

康康智商低(两年前测试46分以下),学习困难,数学尤其困难。那么,数学是学还是不学?

二、为什么要学?

1、十年过去了,康康的生活能力,社会性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思维始终上不去,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一步思维直线思维阶段,理解力也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希望通过数学学习,提升他的思维能力,让他的理解力整体上一个台阶。

2、通过数学训练思维,比其他方式更科学,更有规律可循。数学本身就是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

3、数学跟生活密切相关,即使达不到提升思维的目的,但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也应该掌握。

4、通过教数学,在生活中我们对数学的敏感度提高,泛化到生活中学有帮助

5、通过我们身边几个孩子的比较,学数学的孩子的思维明显好于不学数学的,或者学得多的好于学得少的。

6、他不反感不排斥数学,非常愿意学。这点非常重要。

发散一下,我同学给我留言,说她数学那么不好,但一点没影响她现在的生活,还说钱钟书也不会数学,言下之意是一点不妨碍他成为大师。她一番好意要我别为难康,康学不会数学不要紧,康可以用他的方式来生活。其实,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也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康爸经常说,康康的奶奶大字不识几个,更别说数学,可她的生活完全没有因为不会数学会影响,那么,为什么非要咱们的孩子去学数学呢?

我总结:不学数学,或许不会影响他的生活,但学了数学,他的某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提高,那么他的生活可能会更好一点。

三、如果不学数学,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比如生活中教.

关于这一点,争议尤其大,待论证。个人认为,零散的教不系统,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效果大打折扣。

四、希望他达到什么目标?

不定具体目标。通过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数学教推理,归纳,总结,这几种能力都是孩子缺乏的。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学会总结规律,一步一步推理。

其他方面,数学学习,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花钱,时间计算等等。

五、我们是怎么教的?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按教材的内容走。,在教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的时候,退回到起点,总结规律,根据规律练习。比如:教比大小,总结如下:异位数比较,位数多的大;同位数比较,从高位开始比,高位不同,则哪个数大就大,不用再比下一位;高位相同,再比下一位,哪位数大则这个数就大。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他照此规律说出过程。

加减法的总结:

加法公式:加数+加数=       -加数=另外一个加数

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被减数= 减数   减数=被减数

除法不太会教,试商问题大,退回到九九表,目前还是没有找到好办法。

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一年多回炉康的数学,总结,不是他学不会,而是我们不会教。细化下来,教的思路没有问题,如果某个知识点没过关,找出没过的点,退回去,重新补。教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总结规律,让他掌握规律。最大的问题是,教完就完,根本没有留给他大量做练习的时间,所以知识点都没有真正掌握巩固。另外,总结规律还需要再精简,高度概括,便于他记忆。

比如,比大小,还需要再一步一步练,比如先大量地练习什么是同位数,什么是导位数,可以很熟练地说出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同位数怎么比较,异位数比较怎么做。都掌握之后,把不同的混合在一起做,看看有什么问题。

总结数学学习高度概括,机械记忆,灵活运用,泛化应用到生活。

六、怎么教?

按课本系统教,还是从重要的点开始?

教材和生活应用数学怎么结合?

七:应用题在数学中的位置?

应用题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困难巨大。主要困难在于对题意的理解,题目中文字的障碍太多太大,文字中的逻辑关系不理解。

我的困惑是:应用题究竟是锻炼什么?主要练思维还是练理解?它在数学学习里的位置有多重?咱们的孩子理解力障碍巨大,应该怎么学应用题?用多大的精力去学?

八、康当前的学习计划安排

因为后面要讲数学学习在康整个学习中的比例,所以这里先简单写出下一步康的学习计划安排:

以阅读理解、社会生活自理能力为主,音体美、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为辅。具体下来是:一周上午半天上学,其他时间分别是:溜冰半天,画画半天,书法半天,逛博物馆半天,打乒乓球两次,游泳两次,阅读理解每天1.5小时,讲故事朗读每天一小时,桌面认知学习每天半小时,每周半天学习烘焙做糕点(这是他未来的职业目标),独立或者陪伴下购物,学习花钱,做一点家务,比如做饭做面包洗碗给小狗洗澡等,不定期参与社会活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思维训练、认知学习贯穿在生活中。

康的计划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完全适合他目前的情况?是否需要调整?

九、数学学习占整个学习的比例?

数学是尝试摸索阶段,因为我还没有完全入门。占整个计划的很小一部份。暂定一天一小时。一个知识点讲完,大量地做练习,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说出是怎么做的,直到他真正掌握。对进度没有硬性要求,直到他会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找到感觉后,逐步迁移泛化到生活中学习。

另外,即使学得很慢甚至学不会,都不影响情绪,心平气和。

遵循的原则:情绪第一,能力第二,学业第三。

 

 

                                                                            邹文

                                                                          2011.1.3

相关阅读: 《康康学数学--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