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康学数学 --- 之一

(2011-12-28 22:03:52)
标签:

小学数学

学习

教育

分类: 教育训练

【谢谢朋友们的关心,没时间崩溃了,带孩子要紧~】

我曾经说过,数学是康康的天敌,也是我的天敌。他的数学早已不能同步,岂止是不能同步,一年级的数学都没有过关。思来想去,从头再来。教了好长时间,真正开始找到点感觉,是今年8月听了甄老师的“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与智力开发”课以后。那次会上,甄老师有许多教案,其中给王百威和李小芳两个孩子做的数学教案,对于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鉴于我一教康康学数学就着急上火,我曾笑说如果哪天我崩溃了,一定是教康的数学了。所以,数学我只当助教,找了一位研究生哥哥做他的老师。8月份听完甄老师的课,我先跟哥哥一起学习,仔细琢磨研究那几篇数学教案,中间还请政委过来指导过一次。政委当年为教常常,把课本吃得很透,绝对一流老师。政委特别强调,所有知识点,都得高度概括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形成概念,让孩子记住。孩子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说出过程,把思维带进去。举例说明,比方说,教比较数的大小,最后的总结是:异位数比较,位数多的大;同位数比较,从高位开始比,高位相同,再比下一位。等等。

信心有了,开始教。我们是从数的意义开始的。不教不知道,一教吓一跳,他连位数都没搞清楚,比较大小,数的意义,相邻数等等全没过,应用题,大部份题都看不懂。

甄老师教案里有的那几部份内容,我们都教得很顺利,康也掌握得不错,方法对了,见效就好。那几部份内容教完再教别的,明显感觉效果就差了很多。跟佰澄妈妈探讨,她受益于最近政委一周一次到她家教佰澄,受高人点拨,悟出点道理。语重心长嘱咐我,掌握概念,多做练习,巩固。会者不难,她哪知道我们的难。

还是举例吧,这是最近教康康的实例。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小红做了12朵花,小丽比她多做了3朵,问小丽做了多少朵?(这是一年级上册的应用题)

康上来就用减法,看我表情不对,立马又说加。完全在蒙。可他究竟是哪个知识点没过,哪里出了问题?带着他读题,怕他不懂“她”的意思,把“她”改成了小红,读两遍,问小丽和小红谁做的花多,他不知道。他理解不了题的意思,具体说,他理解不了“比”的意思。我以为这个知识点他早过了,平时用得很多的,比如说康康比小小妹妹大,康康比妹妹高,他都明白呀。算了,不想这么多,还是先从方法入手,帮他总结,让他先记住,再慢慢理解。

我们是这样总结的:

求“。。。比。。。多”“。。。比。。。少”的方法

1、先找出谁是多的

2、再找出谁是少的

3、求多的用加法

4、求少的用减法

判断是谁比谁多,在“比”字前面的就是多的,“比”字后面的就是少的。

判断是谁比谁少,在“比”字前面的就是少的,“比”字后面的就是多的。

做题的时候还得分解,让他先会判断谁多谁少,专门训练。

比如:铅笔比钢笔多3支。让他按上面总结的规律圈出哪个多,这是死的不会变。少也以此类推。先出大量这样的题目让他掌握这个方法,然后再开始做题。

方法掌握后,大量练习。

例题2:小红做了10朵花,小红比小丽多做了3朵,问小丽做了多少朵。

前面的题是求多的,这个例题是求少的。一步一步套用公式,没有问题。

康康的困难在于理解力的极度欠缺,要理解文字以及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难,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找适合他们的方法。可能我们总结的这个方法并不很严谨不能涵盖全部情况,但对于康康来说只能先这么教。我经常说,两年前康康测试智商,46以下。她们笑我,问我干吗老说康康的智商。我告诉她们,我的意思是,要知道孩子究竟是哪块料,因材实教,一个智商46以下的孩子,非要学复杂的应用题,显而易见只能是四面碰壁死路一条。潜意识里是不是给自己教不会留点余地呢?

那智商低的孩子是不是就不用学数学了呢,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想,基础的在生活中能够用得上的,还是要学。更何况,在教的过程中可以训练他的思维。关于数学,甄老师在今年会后总结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转贴过来:

在学科中教思维。数学是大家都不愿意教的,但是,数学就是训练思维的体操,那是因为数学本身就是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一个简单的10以内的分解组合,可以教给孩子的逻辑关系有:

1)知道谁是整体,谁是部分,知道整体大于部分,知道任何一个部分都小于整体,知道两个部分之间此增彼减。

2)理解分解架与横式两者的关系,看到分解架,能够用算式表达出来,看到算式能够用分解架表达出来。

3)任意一个分解组合关系,会用四种算式表达出来:A+B=C  B+A=C  C—A=B   C—B=C

 4)能够熟练口算和数不超过10的加法计算题。

5)能够熟练口算被减数为10的减法计算题。

 6)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7)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部分+部分=整体,整体部分=部分

  8)能够应用10的分级组合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购买不超过10块钱的物品,理解“找钱”的概念。

 

关于教数学,我是最没发言权的。不怕各位笑话,先写出一点点感想,抛砖引玉,请大家多多支招~因为后面还有好多难题在等着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