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闭症孩子进步趣事杂谈 |
分类: 小学生 |
“对于生活的林林总总来说,细节是最好的东西。而一旦生活中的细节开始有滋有味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它们实在是太美妙了。”这句话是在我喜欢的作家洁尘的书上看到的。对于我来说,一旦生活中的细节开始有滋有味地呈现出来的时候,日子又重新变得温暖美好了。
周末,早晨。儿子和那人还搂在被窝里酣睡。我做好早餐,打开电脑,写下这些细细碎碎的文字,享受这份温暖和美好。
◆※◆
“妈妈,家庭妇女。女人可以摸男人。”某天晚上我和那人左一个右一个陪儿睡觉,小子突然对着那人说了这完全没有关联的字词句。那人很狡猾,轻描淡写就把儿子的话套了出来。原来,小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是女人,可以摸爸爸的胡子。提炼为:女人可以摸男人。
◆※◆
“妈妈和妈妈不一样。”有一天小子指着我说。恩,莫非还有别的妈妈?赶紧拷问。“哪妈妈不一样?”小子指着照片:“这个妈妈头发剪短了,那个妈妈头发扎起来了。”虚惊一场。
◆※◆
有一天我要去协会开会,因康康发烧临时决定不去了。快到下班时间,让康康给爸爸打电话,教他说“妈妈开会去了,爸爸快回来陪我。”康康转头对我说:“妈妈没开会。”我说骗骗爸爸嘛。他认真地说:“骗爸爸,不好。”在我的思想工作之下,诸如逗爸爸,开玩笑等等,小子终于答应跟我一起行骗。
他拨通电话,脸上表情有点不自然,看了看我,对着电话说:“妈妈开会去了,爸爸回来陪我。”特别的理不直气不壮。我忍住笑看着他跟爸爸你一句我一句,爸爸相信了。终于爸爸下班回家了。爸爸进门就问:“你妈呢?”康康立马从沙发上站起来,指着另外一个沙发:“妈妈在那里。”我藏在沙发后面呢。本来想演一回爸爸上当啦,被我们骗了,却给小子整砸了。他对爸爸说:“骗了爸爸就不骗了。”
◆※◆
有一天放学路上,看到前面有一辆车后档风玻璃都没了。就跟康康聊天,说这辆车被撞坏了,挡风玻璃都没了。然后问他这辆车可能是要开到哪里去?“博,”他刚说出一个博,立即改了口,说:“去修理厂。”他本来是想说的去博瑞祥云4S店(我经常带他去那家店),但他最后说出的却是修理厂,把具体的某一家店变成了修理厂,说明他有了提炼概括的能力,建立起了概念。
还是跟思维有关的。早饭时拿筷子,四个人他只拿了三双。爸爸问他,四个人为什么只拿三双筷子?他结结巴巴地回答爸爸:妈妈烙饼,一双筷子。我在厨房烙饼,手里拿着一双筷子。
◆※◆
每个星期天晚上睡觉前,康康都会把校服拿出来放在椅子上,星期一穿校服升国旗,对于他来说很重要。生病休息了几天,周一没上课,周二早晨他想穿校服,自己想了想,说:星期一必须穿,星期二到星期五可以穿也可以不穿,不是必须。
前些天立冬了。立冬那天,康康说:“今天没哭,立冬有可能下雪,也有可能不下雪,不一定。”去年立冬那天早晨他哭得稀里哗啦,因为没下雪,他认为立冬必须下雪。一年过去了,小子终于明白了“不一定”。
◆※◆
某天施丹阿姨一家路过我家进来小坐,走的时候康康和我们一起在门口送客,他们刚上车,康转身就往家里跑。我笑着对他爸爸说,这小子,人家还没走呢就跑回去了。他听到了,立马转身回来了。趁机告诉他送客的礼仪,客人上车后要目送客人的车开走了才回去,这是礼貌。说完我就忘了这事。
过了好些天,政委阿姨和常常哥哥来我们家玩,晚上走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照例在门口送客。政委的车开走后,我回头看到康在我后面端端正正地站着,基本上就是立正的姿势。小子看我看着他,立马说:“我都目送张政委阿姨和常常哥哥了。”
◆※◆
康康的手去医院包扎后,不能沾水,晚上洗脸外婆帮他拧毛巾。早晨我在厨房准备早餐,他洗完脸下来告诉我:“我自己洗脸,不能弄湿手,用三个手指头拧的毛巾。”
这个家伙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
我跟康一起背对韵歌。记不得,我就偷看。提醒他妈妈偷看没?小子得意地说:“妈妈偷看了,不算。”这个“不算”是我没想到的。
◆※◆
爸爸出差,回来的时候只要我们有时间都会去机场接爸爸。前些天爸爸回来,康康表示他不想接爸爸,他要在家等哥哥学数学(他特别喜欢哥哥)。没等我问不接爸爸怎么办,小子就对我说:“爸爸自己打车,很方便的。”
◆※◆
带康去医院看手的路上,他对我说:“我们两个要关注身体健康。”
◆※◆
“这个星期都不用去学校,我研究琢磨游戏。”生病休息那几天,他很快乐地对我说。研究琢磨这些词都用上了。看起来,心情愉快可以让人变得聪明。
◆※◆
某天我洗碗,让小子扔垃圾。他不情不愿地到厨房,问:“扔垃圾多少钱?”我说2块钱。一会儿就听到他在外面对外婆说:“外婆去扔”。外婆于是美滋滋地帮她外孙把事办了,还美滋滋地表示,她外孙真聪明,都会支使人了。
◆※◆
“关于”是什么意思?某天康看着我给他做的“关于康康感冒发烧”小课件,问。
“重播”是什么意思?某天康看博客,油麻菜叔叔国医常堂节目重播,问。
“或者”是什么意思?
“技巧”是什么意思。某天学画时,告诉他画画的某种技巧。他问。
晚上天气预报前有一段广告:“庐州老窖支持中国航天事业。”问我“事业”是什么意思。还问“航天”是什么意思。
“稍后请看其他城市和地区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节目之后,问我“地区”是什么意思。
带他去医院看手,康提醒我带着病历本。挂完号拿着病历本讲解看病流程,康看着病历本上写着“北京地区医院机构”,问我“机构”是什么意思。
“暮年”是什么意思?某天晚饭时康突然问。不知他从哪听到这个词。除了讲“暮年”的意思,还想到了应该告诉他关于书面语和口语。
“天文学家”是什么意思?学一年级语文,张衡是天文学家,他问了这个问题。为解答这个问题,找出了晓丽姐姐送的书《地球与太空》,昨天下午还专门带他去了趟天文馆。慢慢积累吧。
“请勿与司机攀谈”,“老弱病残孕专座”。这不是他问的,是我主动给他讲的。他说“攀谈”就是爬上去,还说孕就是孕人。专座讲了以后,他可以联想到在中间艺术馆画展,鞠萍姐姐的专座。
为了解答他的这诸多“什么意思”,我每天都得不停地查百度,请教高手,做简易小课件(组织下语言,打印出来而已)。要用他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某些词实在有难度。比如,关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