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组织游北京大学
(2011-11-05 18:27:00)
标签:
自闭症孩子组织活动杂谈 |
分类: 小学生 |
事件:游北京大学
时间:2011年11月5日,上午9:30出发(我说想睡懒觉,建议他改成了10:00出发)
交通工具:妈妈开车
参加人员:康康、妈妈、外婆、陈广辉哥哥
午餐:在北京大学西门小饭馆
吃完午饭后:回北京大学继续玩
下午4:00:从北京大学出发,到华北电力大学,接着玩
下午5:00:去饭馆吃晚饭(他似乎没想到到从北大到华电路程的时间)
晚饭后:散步,休息,然后去操场玩,玩单杠、双杠,拉引体向上,陈广辉哥哥请我们吃水果双皮奶(夏天的时候陈广辉请我们吃过一次),去湖边看水,看树叶,看小鱼。(我说华北电力大学没有湖,他说有,后来跟陈广辉哥哥求证,确实有一条人工湖)。
看完水以后坐妈妈的车回家。我问他,那我们回家大概几点钟了,他说估计九点钟了(估计得还比较靠谱)。
以上,是康康组织的游北大活动安排。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他一直念叨去北大,主要是想去玩单双杠,我同意了。由于周末这事那事,故去北大的时间从周日变到周六,又从周六变到周日,提前了他很高兴,推迟了不乐意。昨天晚饭后,看我还定不下来,快掉泪了,问我什么时候去北大,说“跟妈妈商量商量”(看,商量这词都会用了)。我歪坐在沙发看电视,漫不经心地说:“要不你决定吧,这次就你来组织。”他一听,很高兴,说:“我当组织者。”
为了让他比较条理地安排,我跟他一起回忆余华阿姨组织活动都做了哪些事情(关于“组织”的学习,参看《生活中教之二: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他,最重要的,确定事件,然后安排时间,人员,交通工具,午餐,玩多长时间等等。叫他拿来本和笔,把自己想怎么组织这次活动都记录下来。我只提醒关健字,比如:时间,参加人员,具体安排任由他发挥,他一边写一边兴奋地说:吃完午饭去北大接着玩,玩了去华北电力大学还接着玩,我坐在边上忍住笑,只管听着。
终于写完了,给我看。我的天,一整天哪!为了鼓励组织者的热情,让他当家作一回主,我咬牙答应了。我说我帮你打印出来吧(他也可以打字,但比较慢,为节省时间所以我代劳),看看还需不需要修改。坐在电脑前,他读,我打字。打印出来之后,我们俩一起再看一遍,他认为没有问题了。我提醒他,这次活动外婆知道了吗?他说知道了,我说妈妈也知道了,但还有一个人陈广辉哥哥不知道,怎么办呢?他想了想,说:“明天早上去接陈广辉哥哥。”我再提醒:“明天早上去接陈广辉哥哥,但陈广辉哥哥不知道今天要去北京大学玩,万一他出去了怎么办?”他说打电话。我说:“打电话给陈广辉哥哥,万一陈广辉哥哥去别的地方玩了,他就没法跟我们一起去北京大学了,怎么办?”尽管这么一路提醒下来,他还是想不起来应该提前通知。只好告诉他,提前通知,现在就给陈广辉哥哥打电话,告诉他明天的活动安排。电话陈广辉哥哥没接,他又发了条短信。短信也没回,他有点着急,我说你先去洗漱吧,等会他会回短信的。晚上他都躺下了,听到我在楼上的手机短信声音,一骨碌爬起来,冲到楼上看了短信,是陈广辉哥哥回的,他才放下心来踏踏实实睡了觉。
另外,当天晚上组织者还特别关注了天气预报,告诉我周六没雨。安排妥当之后,自己把包收拾好,放了手机、吃饭的小音箱,手套(用于吊单双杠的),本和笔。我时常想,康康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跟普通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这是昨天晚上的事情。
再说今天。早晨起来,他看外面地湿湿的,飘着小雨,说:“要去北大!”急了。我故意说:“下雨了怎么去啊?”他说:“打着伞。”我说:“好,那就打着伞雨中游北大。”
早饭后,他切了几片柠檬,用正山小种沏了一杯红茶,准备了一瓶鲜柠檬红茶。在我的提醒之下,拿了自己的伞。没给我准备。因为下雨外婆临时退出,没去。他拿出纸,把参加人员“外婆”划掉了。
10点,准时出发。秋天的北京大学太美了。在组织者的带领下,我们在未名湖边上闲庭漫步,细细品味燕园秋色,雨中的秋色斑斓,顺便教给组织者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省得听他一路都在强调“我是组织者”)。游完未名湖,组织者紧赶慢赶大踏步带着我们去操场,这才是他此行的重点项目---吊单双杠。这小子这一年疯狂迷恋玩单双杠,几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吊着高高的双杠吊环来回走两圈,代价是两次把手心磨得鲜血淋淋。从夏天开始又迷上引体向上,臂力不够引不上去,无比盼望尽快把这个项目拿下,因此三天两头想往大学跑,为的就是练引体向上。还发现他时不常地在电脑上搜出别人玩单双杠的视频看,有一天他一边看一边说:了不起!
雨中练完单双杠,组织者心满意足带着我们去午饭。他想起飞宇姐姐,给飞宇姐姐打电话,准备邀请姐姐跟我们一起吃饭,但电话打不通只好作罢。路过“农园”餐厅,我们跟组织者商量,能不能够改变一下,就在学校食堂吃饭。组织者惦记着他的蔚秀园(后来才知道这个蔚秀园就是上回他吃过饭的西门旁边的小饭馆),勉强同意了,于是我们在农园三楼舒舒服服撮了一顿。
至于下午嘛,组织者抛下我们,跟着姑姑跑了。姑姑一个电话,邀请他坐双层巴士去前门玩,小子接电话时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一个劲说好好好。放下电话对我说:“跟姑姑坐双层巴士,华北电力大学去过的,这次就不去了,以后再去。”我问:“那我和陈广辉哥哥怎么办呢?”小子一字一顿安排:“妈妈回家呆着,哥哥骑车(回学校)。”当然,还没忘记自己总结说明:计划变了。
对这个不怎么靠谱的组织者,我们就不跟他计较了。
回家的路上,我跟陈广辉说,幸亏那家伙被姑姑带走了,要不按他的计划,我们俩还不得累个半死呀。
PS:刚刚组织者从前门打来电话,说坐了叮当车,吃了混沌侯,喝了统一冰红茶。看起来,这个不靠谱的组织者抛下我们之后,自个儿玩得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