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逛世博

标签:
上海世博杂谈 |
分类: 在路上 |
中国馆(照片来自网上)
摩洛哥馆,我们看到的最好的馆
卡塔尔馆,我们看的第一个馆
康康和爸爸在摩洛哥馆
在非州联合馆内的津巴布韦馆,那人去过这个国家所以很亲切
排队盖章康跑得很快
住在瞿江路的一个家庭宾馆,伯澄妈妈推荐的。不错的地方,离世博2号门步行只有10来分钟的路程。更重要的是,这里交通方便,在19层房间里看夜景相当漂亮。意外的收获是,在这个花园小区的附近,无意中发现了大富贵糕点铺,无限美味地品尝了大富贵月饼,实在好吃,吃得我半夜胃痛。胃痛也值。
还是说世博吧。尽管其实根本没有啥可说的。到上海的当天晚上,我们就赶到2号门探虚实。志愿者小妹告诉我们,可购买次日的门票,如果要看中国馆的话,明天早晨4点多起床到附近的保屯路排队领预约券,如果领到预约券估计还需要排队4-5小时参观中国馆。那人本来打算早晨他一个人去排队,但被告知一人一张都得去,立即打消了此奢念,他说何必受那苦。于是,我们一觉睡到自然醒,九点了才慢慢悠悠晃到2号门排队入场。尽管我提前在以琳上整理了一份攻略,包括T版讲的干货(有用的),但实际还是用处不大。拿了份地图,然后乘园区免费车到浦东。牢记黄花菜的建议,进园便买了三本护照,带着康一路小跑到各小馆盖章。看的第一个馆是卡塔尔,人少基本不用排队,还发了一份小礼物。我们试图想看看稍微好一些的馆,比如阿联酋,至少3小时以上的长队让我们立即死了心。康惦记着瑞士馆的缆车,遗憾的是当天缆车停机维护,只好远远地看看解谗。那天,我们看到的最好的馆是摩洛哥,很有风情。非州联合馆看完,已经是下午4点,再没力气,打道回府。跟那人意见高度一致,世博,到此为止。人老了,不经累。
当我们回到酒店,看到那对在世博园奋战了5天的夫妇。他们每天天不亮起床,晚上看到深夜才回,那位男士脚也崴了,他太太正在给他抹千里追风油。最后,他总结,看世博的人,多少都有问题。除了他们,还有一对大连来的老年夫妇,握着女儿买的十张门票,每天锁定看两个大馆,排队站得腿都肿了仍然坚持不懈。老阿姨给我们看台湾馆派送的礼物,给我们看盖了章的护照,很自豪。老伯说,我们也是退休了没有事情,所以才有这这份闲情。此说,既是对我们轻描淡写随意逛逛表示理解,也是对我们没能够看到令人震撼的大馆表示安慰。
对于康来说,大馆小馆无所谓,世博,就算看过了。仅此而已。
PS:整理照片时发现,连照片都没拍几张,几乎挑不出好的。只好到网上找几张。那天35度高温,烈日下实在没有心情。当天世博的人是36万,据说,中秋最火的一天是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