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在旅途

标签:
自闭症孩子旅行表现杂谈 |
分类: 在路上 |
原本没准备带康康,他殷切盼望随行,想着故乡繁华的春天,满山遍野的油菜花,一咬牙点了头,致电吴老师请假,背着包上路。
带着康康外出,一点不觉得累,很享受我和他两个人的旅程。
他不但是跟班、小帮手,还是小伴侣。照看行李,拎包,等候飞机时聊天,时而做出愣而可爱的表情,有了他,旅程变得有趣而生动。而每一次旅行,他都有进步。
回去后前两天住在三姨家,由于暑假跟源源间的不和谐,他对源基本上是敬而远之。如果源故意招他或者故意在他面前做出不合适的举动,他会把他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如,源故意在做个鬼脸逗他,而他又看不懂这是小朋友之间闹着玩,就会一本正经地说:源源弟弟你别这样!源故意当着他面爬高,他会喊源源弟弟你下来,危险;源源故意跑到路边的商店躲起来,他会大声喊源源弟弟出来;源吃饭剩下了,他会说:源源弟弟浪费,浪费不好;源源淘气被三姨批评了,他会说:三姨不批评源源弟弟,源源弟弟刚才不听话现在听话了。。。尽管他的这些反应很幼稚但至少他在关注。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朝怕井绳。可能是对源的抵触心理没有消除,两天后他坚决要求搬到大姨家住。在大姨家,躺在床上我们俩聊天,他很严肃地说:不打架不骂人好,不乱七八糟,要正正经经。第一回听他说这种话,估计是看源源弟弟的表现有感而发。
每天都会见一些他没有见过的人,一天去我同学家,我告诉他这是张阿姨,他问完好后告诉我,张阿姨长得象鲁老师。鲁老师是他去海淀劳动实践馆上陶艺课的老师,回来看照片,果然跟我同学长得有些象。在机场摆渡车上,他指着旁边一个小女孩子告诉我:这个长得象欢欢姐姐,我一看,确实很象小林家欢欢。
表哥请我们洗脚,他当然也不落下。照例问每个洗脚师贵姓,把一屋五个洗脚师的姓都问完并且一一打招呼问好后,他开始享受洗脚。问不认识的人贵姓应该算是他刻板,担从不会到会,会到好总是有一个过程的,我现在只是给一些引导。给他洗的是一个年轻的哥哥,哥哥问他水烫不烫,他说烫让哥哥掺点凉水,哥哥问他几岁啦,上学没,上几年级,他都一一回答并且哥哥都听懂了。我和大姐在旁边听着一问一答挺有趣。
重庆天气热,回来时只穿了一件薄T恤,到北京下飞机时正刮着大风很冷,他下了旋梯背着背包拎着两个竹篮子飞快地跑到摆渡车上,说:太冷了。
返京时,有几件行李没法办托运,我和他分工,一人三件,他背着自己的小背包,一手拎一个竹篮子,一路上把他负责的几件行李照顾得非常周到,绝对尽职尽责。
到京后,取托运的行李时我只管推着车站在旁边,如以往一样,他全神惯注盯着传送带,我们的箱子一出来他便急切地往前靠,看着他使出小蛮力气在传送带上拎箱子的样子实在好玩又可笑。
爸爸出差在外,回到北京二叔来接我们,在重庆得知二叔接我们时他就问二叔开哪个车接我们,我说不知道,有可能是我们的车有可能是工厂的车,没太在意他为什么问。下飞机看到二叔开的我们的车来接,坐上车以后,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二叔一会坐公交车吗?”他问
“不坐公交车。”奇怪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二叔要回**家园吗(二叔的家)?”他继续问。
“是的。”我答。
“95***(另一台车号)在我们家吗?”
“不在。”
“二叔坐什么车回家?”小人接着问。
“开我们的车回家。”我没多想,继续回答。
“二叔不开我们的车回家,我们的车放在712。”小子有些急了。
“二叔不开我们的车怎么回家?把我们的车开回家,明天再把车给我们送回来。”基本上明白怎么回事,赶紧解释。
“明天送回来二叔坐什么车回家?”小脑袋想什么呢。
“二叔打车回家,或者妈妈再把二叔送回家”。算是服了他了。
他终于踏实。我也终于明白,他是担心二叔把我们的车开走。而这个担心是在重庆得知二叔来接我们时就开始的,但我一直到这段对话后才明白。
其实,对自己东西所有权的概念,应该比较早就有了,但能够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并且是比较复杂的想法表达出来,不多见。
许久没有看到他的亲戚和朋友,都说他的进步非常大。
PS:特别感谢吴老师,这么理解和支持我们,不但十分爽快准假,还特别嘱咐我带着康康好好玩,让康好好在实践中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