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关注受困于表达的孩子的内心感受
(2009-02-23 12:02:04)
标签:
自闭症孩子压力内心感受表达障碍杂谈 |
分类: 小学生 |
这个标题有些拗口,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我想说的意思。
周四晚上十点半,我以为康康睡着了,推门进去想看看他,刚推开门就看他一下坐起来,正在伤心地哭泣,满脸泪水。很诧异,陪他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估计是做梦了,于是问他,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哭了,哭是无理取闹吗?”他永远都担心自己做得不好。
“哭不是无理取闹,康康是做梦了吗?”我试着安慰他,并想知道答案。
没有回答,接着再问:“康康刚才睡着了没有?”
“睡着了。”平静了一点儿。
“那睡着了怎么又哭了,是做梦了吧?”我还是想知道他为什么哭。
没有回答,又哭了:“哭了,枕头都弄湿了。”摸了下,枕头确实被他的眼泪弄湿了。看起来,十分伤心。
“康康,你告诉妈妈,想起什么事情了?”实在想不出他是为什么哭,今天一天都很高兴。所以没有办法提供答案让他选择。
“哭了,哭完了就不哭了。”他还是自说自话。仍然担心哭会让我不高兴,所以表态哭完了就不哭了。
“妈妈不上楼,陪我睡觉”。很高兴他需要我。于是和衣躺在他身边,抚摸着他的头,渐渐平静下来睡了。迷迷糊迷中他说:“明天是星期五,不写毛笔字。。。”“明天下午不学习,去姑姑家。。。”“在姑姑家吃饭,在姑姑家睡觉。”
从他断断续续的呓语中,终于明白了他哭的原因。晚上他说要去姑姑家,我同意了,告诉他,明天下午先学习,写两篇毛笔字,做一篇阅读理解和一篇字词再去姑姑家。没想到这个安排,让他睡着了都哭醒了。更没想到,仅开学一周,学习的压力会让他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前天说的那句“妈妈我不想学习了,去旅游吧”,我根本没有真正放在心里,没有重视他传递出来的信号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的压力。
周五下午他就去了姑姑家,一直到周日上午我们才去接他回家,其实在姑姑家,他并没有玩电脑,也没多少好玩的事情,自己看看电视,坐在沙发上发发呆,跟小小妹妹玩玩,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没有人逼他学习,没有人时刻要求他做这做那,所以他感觉很放松。我理解他的要去姑姑家,就是给自己找个避风的港湾,自己给自己解压松绑,只不过,他表达不出来而已。
上周,收到一位妈妈转来的跟孩子的笔谈记录,更印证了我的想法。说实话,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有那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如此丰富的内心感受,他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以及笔述的表达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随便举一例,他竟然可以通过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担心爸爸让他留级到底,而他们根本没有在他面前提过留级的事;还有他一些对学校的感受,说他觉得自己在学校挺刺眼,被同学笑话(其实同学并没有笑话他),他希望去好玩的地方,想每天都高兴。他妈妈问他能不能做到上课尽量不出声?他写:我不能,因为我自己控制不住紧张。连写了五个:我压力太大了。
平时我们常一起外去玩,但他跟我们基本没有交流,他的内心感受跟他外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差距很大。拿他跟康康比,康康在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或许好于他,但这样的表达能力康却远远不如他。他妈妈使用的这种笔谈方式我认为很好,其实我们也偶尔在用,但仅限于康康说话我们听不明白的时候,他总是主动找出纸笔写出来或者用手机把字输出来。
写到这里,我就在想,那天晚上我问康康哭的原因,究竟是他说不出来,还是他不愿意说,就象那个孩子平时跟我们在一起时,我们试着想跟他交流,但他根本就没什么反应,这个没反应,并不是他不明白而是他不想回应,或许无法用语言来回应,他能够很好地通过笔谈的方式跟他父母沟通就是例证。
对于象康康这种表达障碍比较重的孩子,我们如何才能够真正地更好地关注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并给予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关怀,是一件非常让人困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