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小学生 |
早晨送康康上学,在北清路上,车速比较快,突然看见路前方一个下水道井盖被掀开,已经来不避让,随着我的“哎呀”惊叫,车骑着上面过去了,有惊无险。这时,康康突然冒出一句:好吓人啊!姐姐忍不住赞:康康这句话接得真好。
不知是否得到表扬的原因,小儿接着发挥他的精彩。没过一会,一路口行人横穿,我按了两声喇叭示意,声音并不大,康又立即接话:吓死我了,妈妈按喇叭。
注意这两句话的不同:好吓人啊!吓死我了!分别用在这两个地方,再贴切不过了。
“吓死我了”,是继好几个月前在家里摔破一个玻璃瓶子后的第二次说,只不过,从他口里说出的吓死我了,别有一番味道,基本上感觉不到“吓死我了”的那种状态,主要是因为语调和表达的内容不匹配,挺逗的。特别是第一次,当他在厨房把瓶子摔坏了,他一字一顿地说的:妈、妈、吓、死、我、了!惊喜的同时也笑坏了我。
偶尔,他总会闪出一点火花,给我们点惊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