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学前时 |
放暑假了,康康下午在刘氏训练半天,放学后再到海淀医院做高压氧。我和他爸爸都没有那么多时间接送他们,只要天气好,他就和阿姨坐公交车、出租车。下午2点上课,中午12点就从家里出发,中间还要倒一次车。下午5点放学后再打车到海淀医院做高压氧。虽然辛苦一点,但这样的机会也是很好的,在我们看来,公交车和出租出都是学习的课堂。
从几年前的一上车就抢坐位,抢不到坐位就去拉别人起来,到后来经过训练知道了坐车不能叫别人起来,这是不礼貌的,没坐位只能站着。不过即使站着眼神却好得很,只要发现哪个坐位还留有一点小空,他就会一屁股坐下去,直到把坐着的人挤走(通常大人都不好意思,就让他坐了,不过是在青岛,估计北京情况会两样);到现在坐公交车,如果没有坐位能够很规矩地扶着扶手站着,但眼睛却一点不闲着,一眼又一眼地扫视旁边坐着的人,眼里的意思是:你怎么还不起来让我坐(你怎么还不下车),也算在阶梯似地进步。而且,通过坐公交车,还学会了等待,今天倒车的时候,718总也不来,急了,对阿姨说:我希望公交车快点来!再不会象以前那样哭泣了。
再来说说坐出租车。自从一年多以前学会打出租车后,特别喜欢坐出租车,每次都由他招手,看到自己把出租车叫停了,很有成就感,绝不坐停在路边趴活的那种。阿姨将出租车当成课堂,设置情景教他。一日上车后,阿姨对司机说:师傅,你问他到哪里,那位师傅真配合,问康康:小朋友,你到哪里?康康没听清楚,阿姨让师傅再问,师傅又问,康康终于准确地告诉师傅到海淀医院。阿姨尝到甜头,今天再坐出租车,又想如法炮制,司机问去哪里她没回答,让司机再问康康,康康也接着阿姨的话说:你再问他。没想到司机给了她一句:我问你呢!下车时,阿姨想教康康学会付钱,于是拿出钱包让康康拿钱,20块车费,没有零钱,让康康拿100元,康康慢慢地拿出钱,掂量掂量,说:100块,慢吞吞地交给司机,司机急了:快点快点,我还要去拉活呢,谁有功夫跟你们磨蹭。
可爱的康康和阿姨,不太可爱的司机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