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宝瑞相声文本:化蜡扦儿

(2007-04-17 08:24:01)
标签:

艺术

分类: 相声小品文本
 

化蜡扦儿

现在我来说一段单口相声,这是我们街坊的一档子事情。那位说,你们街坊?哎!我们街坊。你们在哪儿住啊?那你就甭问了。怎么不能说准地方呢?说准了就麻烦了。我就这么一说,您就这么一听,反正是这种特别的事情都在我们街坊哪儿。你要问我在哪儿住呢?那我也不用说,不是现在的事情,五十年前的一档子事儿;虽然说不是现在的事情,现在也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

有这么一家子,是个大财主;家里富裕,嗬!站着房,躺着地,银行里存着多少多少钱,人旺财旺。这家姓什么呢?姓狠。这狠……《百家姓》上没有这姓啊?哎,对,没这个姓顶好;有这姓呢,回头同姓的人听着别扭,所以没有更好。其实啊,跟他也不是一家,也不是一事,啊,听着就别扭。人都是这样,拿我来说吧,走到哪儿,一看有几位说闲话哪,一听,说三国的刘备,我就凑过去了;哪儿提刘邦,哎,我就听见了,过去听听。我姓刘,我叫刘宝瑞嘛!那边儿要是提《法门寺》的刘媒婆,我就躲开了,那刘媒婆和我有什么关系呀?听着就别扭了。

这狠家有这些个钱还不算,人口也不少,老俩口子跟仨儿子,一个姑娘。合着是狠大、狠二、狠三、狠老头、狠老太太和狠家的老姑娘,一家子全狠到一块儿了!仨儿子都娶了媳妇了,老姑娘也出阁了。嗬,在姑娘出阁的时候,正赶上他们家日月兴旺,办喜事很像个样儿。老姑娘出阁光嫁妆赔送了六十四抬。八只樟木箱子,单、夹、皮、棉、纱,顶盖儿肥,随手的家伙赔送两堂,一堂瓷器,一堂锡器。瓷器是什么呢?没别的,您琢磨,五十多年前也就是赔送什么茶叶罐哪,掸瓶呵,帽筒啊,果盘啊,茶壶、茶碗啊,以及使的这个饭碗哪,这是瓷器。锡器都有什么呢?锡器有茶叶缸儿,茶壶,还有那个锡灯,就是入洞房时点那个碗油灯,里头有点儿蜜,取吉祥话叫“蜜里调油”。还有一对锡镴的蜡扦儿,另外还有锡壶。干脆说吧,光这锡器赠送了就有四十多斤,还是完完全全都是真正的道口锡。什么叫道口锡啊, 哎,到现在也如是,您买了锡器,翻过来看底上有这么一个红戳记,上头两个字:“点铜”,您拿手指头这么一弹,当当的,这就是道口锡。据说这种锡最好。老姑娘出阁的时候日子很好过,可是没有二、三年的功夫,家里头不行了,怎么?狠老头死了。老头死了家里还有很多钱呢,当然得搭棚办事,这棚白事办得也很漂亮。办完了白事以后,这老太太就受罪了!怎么受罪的?这个当家主事过日子的人哪,你得拿得起来,拿不起来不行。这老太太觉得这会儿子、儿媳妇都是亲的,得了,自己不用当家主事吃碗松心饭就完了,把这钥匙就交出来了。

这里边就出了问题了。交你得交一个准人儿啊,也没提让谁“当家过日子。坏了!这下子仨儿子、仨儿媳妇全当家了!乱了!

先说这个吃饭,没有一天吃到一块儿的。厨房那个大灶啊。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升着火,干吗呀?做饭!他们吃饭不统一啊!老大早晨起来,想吃炸酱面;二爷哪,吃烙饼;三爷想吃米了,喝足了,老实待着吧,不价!她妯娌坐在屋里甩闲话,骂着玩,有孩子骂孩子,没孩子的骂猫。您说猫招谁惹谁了?天天就这样儿。先前街坊邻居还过去劝,后来呀,司空见惯,人家就不劝了。老太太给劝,后来老太太也劝不了啦。得啦,过不到一块了,干脆,分家单过。过去那个时候分家,要吃一顿饭,叫“散伙饭”!亲友们来了,老姑娘也来了,都在这儿哪,哥儿仨分吧!分房子。老大分的就是这个老宅子,老二、老三呢,家里有的是房子啊!每人分了一处,房子有小的呀,小的也没关系,找人估价,估价以后,从银行取回钱来,往上补。分完房子分地,每人一份。家俱,木器每人一份。分来分去,剩下两筐煤球,怎么着?分!老M说:“得了,这个煤球别分了,怪麻烦的,拿个小筐这么量得了。”老大说:“别价,量哪儿有准啊?多了少了的,干脆,数个儿吧!”数着个儿分!

甭说煤球了,直顶到最后剩一根筷子,把它剁三截,每人一截,还剩一个大铜子儿,归谁?就没有一个说这么句话:得了,这个你们哥儿俩一人一小子儿,我不要了!

没这句话。愣了半天,没法儿分哪,这工夫亲戚朋友也不敢搭碴儿,后来还是老三出了个主意:

“干脆,买一个大铜子儿的铁蚕豆得了!”买来铁蚕豆数着分,分来分去,剩下两个,老二出了个主意:

“干脆,这铁蚕豆谁也别要,扔出去给有造化的捡着吃去!”

捡俩蚕豆还有“造化”哪!

分完东西,“散伙饭”也吃了,老二老三站起来了:

“各位高亲贵友,多受累,多受累,老妹妹你也多受累了。我们这是新安家,有什么对不对的,大家多担待。大爷呢,就住这个老宅子是没说的啦,我们呢,得回家里安置安置去,我们哥儿俩走了!不陪大家了!”

站起来就要走。

这个老姑娘呢,打进门来是一句话都没说,和颜悦色,瞧他们分煤球儿,剁筷子啊,就在旁边笑,一声没言语,听到现在。这哥儿俩要走,老姑娘站起来了:

“啊,二哥,三哥,你们这就走吗?”

“啊,老妹妹,都分完了,我们还得那边安置一下,新安家不容易,对不对?那个……什么,过两天再接你上我们那儿住几天去!”

“不是!你们都分完了吗?”

“都分完了!”

“不对吧?你们想想,还有一样儿没分吧?”

“还有没分的是吗?”

哥儿仨一听全愣住了:

“嗬,还是老妹妹心眼多,我们都忘了,你提个醒儿吧!”

“还有什么?哼!这妈怎么办哪?还是活着剁三截儿呀怎么着?要不就勒死剁三截儿!”

那谁敢呀!

说完这句话,绷着脸就坐下了。亲友们一听:罢了!老姑娘说话有劲。嗨,老太太这姑娘没白养活!亲友们也都站起来了:

“对,这妈怎么办哪?你们都分完了,老太太吃哪方啊!”

哥儿仨全闷了,都没词儿啦。闷了半天,老大先说了:

“大家坐下,大家坐下。我想到这儿啦,我不过是没把这意思说明白。当然这个分家应当分四份,为什么呢?有妈一份养老金,我想到这儿了。可是我想呢,妈现在都这么大岁数了,有个百年之后,剩下的东西也得我们哥儿仨分,我这个意思是省得再分它第二回了,这一下子就都把它分下来得了。都分下来妈吃哪方呢?我有这么个主意:反正我们哥儿仨单住,每月啊,让妈在我们三家一家住十天,你看怎么样?……哎,今天正是初一,前十天妈就住我这儿,到十一哪,到老二家,二十一到老三家,都是她的儿子,儿媳妇,孙男弟女,全是亲的,她到哪儿咱能不孝顺她吗?能不疼她吗!能让她心里不痛快吗?这么办了,一家住十天!哎,咱们哥儿仨今儿可是商量好了,十一到老二家,二十一到老三家,咱们三家是谁家该接,到时候可得去接老太太,要送,到时候就送,怎么样?前有车,后有辙,老爷子这棚事,这个谱儿,大家可全看见了,倘若老太太有个百年之后,到时候我们照这样一发送。各位高亲贵友,怎么样?”

大伙一听:哎,这也不错。老太太也点头,没说什么。亲友们当然也不会说别的了,老姑娘也不言语了。

“好好好,就这样了,啊!”

亲戚朋友全走了。当天没的说,早晨起来吃的是分家“散伙饭”,晚上吃剩下的“折罗”。到了第二天了,应该老太太吃老大的饭了。一早起来,老太太漱完口,洗完脸,往太师椅上一坐,儿媳妇过来装烟倒茶,老大,嗬,就这位大爷,笔管条直在老太太旁边一站。

老太太一瞧:怎么啦,每天没这举动,今儿干吗呀?“孩子,坐下!”

“妈,有妈在这儿,我们哪儿能坐呀,”

“哎,家无常礼啊,老这几天天站着,怎么算哪,坐下吧!”

“不,妈,还是妈疼我,我知道,不过,我也不敢坐,妈您想,我坐在这儿,您也坐在这儿,倘若进来个亲戚朋友看见,知道的是老太太疼儿子,不知道的呢,说我们没教养,您没家规。我们做小的面子上也不好看。站着吧。”

老太太说:

“嗨,这是没有的事情,亲戚朋友谁来呀?来了你再站起来。”

“坐着站着倒没什么。哎,妈,我有两句话想跟您说说,不知道您今儿高兴不高兴?您要是高兴呢,我就说,您要是不高兴呢,过几天说也成。”

老太太说:

“我有什么不高兴的?你老说半截话,这玩意儿让人听着别扭啊,我挺高兴的,有话你说吧!

“哎,妈让我说,我就说,您可别生气呀,妈,您是愿意您的儿子露脸呢,还是愿意您的儿子要饭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