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看到的中国式浮躁
(2012-08-03 09:49:22)
标签:
奥运中国金牌体育道德文明浮躁体育 |
分类: 体坛情缘 |
这两天大家都在议论羽毛球选手于洋王晓理因故意输球被取消奥运资格的事,作为中国人,我也极其地想为她们或者说为这种有意的策略而辩解,但尽管有理由也总觉着心底有些说不出的“虚”。
奥运四年一届,四年对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来说足够漫长,即便是天才也参加不了几届,更何况是象中国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内部竞争就异常激烈的国度呢。中国渴望证明自己展示自己,中国人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这正如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跨越式”,奥运正是最好的实现跨越的平台。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将带动精神文明的前进,可物质文明很粗放要转型,精神文明也被泡沫湿了身。人们称这种状态为“浮躁”!
浮躁表现为彻底的将发展扭曲成了增长,将增长玩成了数字,又将数字打造成钥匙;浮躁表现为不敢扶老、残暴碾死伤者、假球假输球……其实不是国人本性丢掉了道德底线,而是因为往往击穿道德底线能获得不菲的利益,是利益让人忘却了恐惧。
奥运貌似亦如此。我们迫切的展示所谓大国的形象,我们迫切地想以为国争光为“借口”而把握个人升值的机遇,于是……
我们拥有跟别人一样功能但更便宜的生产力,这就是我们的经济;我们拥有一批以体育为职业去争夺金牌和名利的运动员,这就是我们的体育。显然,我们不知不觉丢了“魂”:经济的质量魂,体育的公平竞赛魂。
我们很需要反思,别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我接受的了金牌榜往后掉掉,我更希望别人眼中的中国人诚实质朴值得信赖!
刚说着,那边自行车争先赛到手的金牌成了银牌,犯规了!可惜可惜,有些规我们无意去犯却难免会犯,道德的规却常常被我们故意触犯,丢了金牌算什么,丢了民族的魂,才是真正的难以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