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硕眼无忌房价夹心层政策房产 |
分类: 财经房产 |
用这个题目是因一个朋友对我说的话,原话是:房价什么时候才能降一降,我们夹心层就在这样的等待中老去!事后我细细的体会了这句很有些酸楚的话,它包含了三层意思:房价的涨跌,时间,夹心层。
尽管眼前的政策形势预期是相对明朗的,但从市场来看,仍只是缩量为主,价格并没有出现较明显的松动。夹心层的尴尬就在于此,保障房建设再热火朝天、再问责制也与他们不相干,他们还得看市场的脸色。
什么是夹心层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很多人都能比较准确的将自己定位,通俗的说就是在当前不能被列为保障对象,但即使房价从目前的点位降个十几二十个点也还是买不起房的群体。这些人在调控开始前后就有着痛楚的心理历程:猛涨中的心慌、调控开始后的期待、金九银十再涨的绝望、二次调控后的希望重燃、无尽的等待……的确,夹心层一直就处于这种被政策遗忘、被市场抛弃的夹缝中,这个群体才是市场经济下真正的弱者。
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夹心层面对房价的困惑。我暂时将这个群体定位于年家庭收入在3—10万元这间,以6.5万为中数,6.5万以下的适合于二三线及以下城市,6.5至10万为一线城市(其实这样定位也不一定合理,因为有些低线城市房价并不比高线城市低)。我们假设3万元的家庭对应的是地区房价为5000元/平(其实除了中西部地区以外大多省份县级城市的房价也比这个高),用十年的积蓄支付首付,计算得知购置100平的房子按揭20年的月供为2300元左右,而家庭的月平均收入为2500元,如何过活?再拿年入10万的家庭对应一线城市。假设房价18000/平(目前各一线城市成交均价),购置100平按揭二十年的月供为8300元左右,而家庭月收入正为8300元,如何过活?
当然,有人问为什么要用3万定底线?为什么要购置100平米的而不是90平的?因为很多地方对各类保障房的申购限制即为家庭年收入3万(左右)以下,而100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有90平就不错了。
因此,夹心层是一个被政策强推向市场,而市场遥不可及的群体,这个群体占到了全国城镇人口一半以上,什么时候他们才能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