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价无市更象是楼市拐点前兆

(2010-02-23 19:23:30)
标签:

硕眼无忌

楼市

有价无市

拐点

前兆

房产

分类: 财经房产

一月份以来,楼市热度锐减,但主要表现为成交量的萎缩,而价格上却没有太大波动,人们称之为“有价无市”。这种现象其实并不陌生,在2008年底09年初的一段时间里也曾出现过。很多人也曾在上次有价无市之时预言楼市的拐点来临,但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么两次出现的有价无市现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作比较。

一、经济大环境的区别。2008年最热门的经济词语可能就是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它并没有给我们的金融体系造成大的伤害,但实体经济却未能幸免。对GDP贡献率占到近四成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大批量外向型生产企业倒闭引发一系列的产业危机。这种前提下,保增长的重担自然地落到了投资和消费上,于是“刺激”成了主要手段。从09年下半年至今,尽管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但经济已初现回暖势头,今年一月份的数据看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4.4%,其中进口增长21%。三条腿走路的模式有望进一步得到平衡。出口的恢复使适当的压缩投资成为了可能,以规避局部过度投资产业盲目扩张的风险,同时为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腾出了空间。

二、金融货币政策的取向趋势。其实这一点是对第一点的细化,受经济大环境的约束。09年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为目的,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数据看全年广义货币M2增加量为27.7%,市场流通的货币量MO增加11.8%,同时,全国房价上涨24%。去年底和本月,央行已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收紧趋势已经显现。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来看,08、09两年与今年面临的货币政策预期完全相反,因此,或可造就两次“有价无市”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特殊政策的左右。08年下半年开始,部分省区已经出现财政收入的下滑势头,至09年初这种情况已表现为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各地均不同形式的采取了扶持房地产业的政策,使当时有价无市的局面迅速的得以改观而呈现价涨量升的态势。从某种角度讲,不是2008年底时的房价还不够高,而是各地的五花八门的刺激政策再次给了它强心剂,从而避免了当时楼市拐点的出现。目前,这种局面也正在出现逆转,包括对楼市信贷的收紧、对税费优惠的取消、对囤地和捂盘的查处等等。

四、人们的心理预期和对价格的实际承受能力。记得去年初小阳春行情之时,人们可以从保增长的角度去推断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果然,09年房价的上涨幅度和绝对价格均创历史新高。也就是因为上涨的过快,反而容易引发观望,好似一支股票,平稳上涨则追涨的人多,短期涨幅过大则追涨的人少,房价单年的涨幅已极大的超过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另一个客观方面,收入与房价比:2008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4%,全国房价上涨6.5%,收入的增长超过房价涨幅;2009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在12%左右,而房价涨幅为24%,整一倍。从这个角度讲08年的房价相对可承受,而目前的房价太夸张。

五、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那就是最近不断报道的用工荒问题。此次用工荒不象以前缺的是熟练工、技术工,而是包括普通纯劳力工种,这说明在通货膨胀显现的情况下,一边是企业无法提高工人工资,一边是物价(包括房价)的上涨已导致城市正在失去吸引力。

从以上方面看,如今楼市表现出的有价无市与08年有着巨大的背景差别,它更倾向于拐点来临的前兆,或是距离拐点很近。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曾提到次此的僵持极可能被二手房率先放量所打破,从目前的数据看,部分城市已出现二手房价格松动迹象,这是投机客恐慌的必然,接下去新盘销售也可能以各种名义的打折形式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