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是要“执着”

标签:
杂谈 |
来自:广东深圳
最喜欢的一句话:我是最棒的
2006年,蒋及第才第一次接触到汉语。那时跟随妈妈来到深圳,在西藏长大的他,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完全听不懂汉语。只好自己在家跟着电视学,大概用了三年的时间,他可以做到正常交流了。
2009年8月,蒋及第听了李阳老师在深圳的讲座。富有激情的演讲顿时勾起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他当时就想学习疯狂英语。刚好听说李阳老师在广州开办“一年包会课程”的消息,就准备报名。
在家人的鼓励下,蒋及第来到了广州。他被分到了黄埔三班,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不仅英语学习的伙伴,当蒋及第遇到不懂的汉语成语也会问身边的同学。
去年发音风暴的时候,蒋及第在第三天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因为随着风暴活动一天天深入开展,通关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那天,蒋及第第六次排队,还没有通过考核。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得他有些烦躁了。他甚至生气地说:“算了,不背了。”,李志刚老师听到后,安慰他说:“耐心点,你会成功的,关键是不要放弃。”
就这样,蒋及第重新拿起课本背诵那篇演讲,直到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告诉他通过了。那一刻,蒋及第发自内心地笑了,他感觉那时拿到的胜利手环是最有价值的。也是那一次经历,蒋及第学会了坚持,就像工人挖井一样,或许再坚持一下就会看见清冽的井水涌出,但是中途放弃,必将什么都得不到。成功总是垂青于那些执着的人,那些为理想执着付出的人总是得到最多回报。
过年的时候,蒋及第去了香港,跟那里的外国人试着交流。因为有在学校和外教交流的经验,所以蒋及第没有畏惧一点心理,这是自己最欣慰的。
蒋及第说,在这里自己汉语和英语一起进步,他说其实这两门语言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说,都要多听,在电视里看新闻就可以跟播音员学习普通话,看欧美电影就可以听到地道的英语,也可练习听力。外国人觉得汉语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语言,正如我们也觉得英语难学一样。其实主要是没有语言环境,只要用得多,就会有大的进步。所以对英语来说“学”和“用”也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蒋及第说来到这里,还懂得了珍惜时间、自觉学习。以前,在学校时学习一点也不主动,总是靠老师的督促。来到这里,因为很喜欢英语,所以就会主动地学英语,就会自觉地安排一些学习任务去完成。
一个在藏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去美国留学的梦想。蒋及第已经攻克了汉语,下一步他的目标是高分通过雅思考试。相信,有他的这份执着,这个梦想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