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2-23

(2009-10-30 19:39:06)
标签:

杂谈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2  英语学习的队伍里不再掉队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2-23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2-23

 

黄埔七班  都伟

来自  山东菏泽

出生于  1990年11月

最喜欢的一句话:

人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英语是都伟多年来的心头愁结。以前英语试卷一发下来,就凭着运气蒙几道选择题,后面的只能当场放弃。一开始学英语就失足落后,致使他后面再想学下去却也不知从何入手。如一路征程,当自己的脚步已经跟不上,便也迷失了走下一步的方向,没人拉自己一把,只能一直在最初的地方徘徊不前。

 

这次高考的失利让都伟幡然自省,再也不能这样子下去了,一定要改变现状。当看到《青年文摘》上李阳疯狂英语一年包会课程的宣传,他直视困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英语,决心用这一年的时间突破英语对自己的束缚。而跟自己同窗三年的马少华也与他相似遭遇,两人征得父母同意,一起抱着同样的理想踏上这一年的旅程。

都伟想起在来广州之前与朋友相聚,他们忠诚相告:既然决定去了就不能再像高中那样玩了,没学到东西可不要回来见他。

 

现在他与马少华是同班同宿舍,再续同窗情。两人在高中时关系就相处得非常融洽,是一块玩出来的好兄弟。而且高考失利,英语都是未能逾越的难关,被压制着,有强烈想摆脱的渴望;最后共同在对未来的迷茫里看到一年包会课程的希望。也许因同病所以也相怜,来到这里,两个人更加相互照顾,彼此照应。

有一次自己发高烧,在医院测量时已烧到39度1,整个人都懵了。在宿舍时昏昏沉沉,但马少华却一直身边给自己无微不致的照顾。为他盖被子,在床前准备好水,用手探摸额头是否退烧。都伟回忆与好朋友之间太多的点点滴滴,觉得难忘的故事并不在于如何在大患难下与共的感动,更多在平凡生活中细微温暖的种种。他觉得有个这样的朋友便已知足。

 

来到李阳疯狂英语学院,班级里的团结和睦让都伟感受到集体温暖的氛围。他觉得在这里最大的收获便是提升了对英语的兴趣。现在全班都在一起学,有着同样的进步和目标。学习上一有什么困难,主讲和助教老师都会帮你解决,身边的同学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拉你一把。就这样从头学起,从简单的东西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每说一句英语便会增强一点成就感,从零开始建立了对英语的自信心。

助教老师经常用周日宝贵的休息时间为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补习,巩固周一所要学的内容。而主讲老师勇负责任的品格和认真传授知识的态度也很让人感动。刚来的那一段时间,因为每个同学都来自不一样的环境,却带来了自己平时的一些坏习惯,迟到就成了大家的通病。开始老师会在班上说,但是并不能控制下这种现象。主讲祖京涛老师为了杜绝同学迟到的不良现象,就让大家在上课到点全部坐下看着墙上的钟,如果谁迟到进来了,祖老师就直接在地上做俯卧撑,迟到一个人他一做就是二三十个。祖老师说:“既然作为你们的老师,你们所有的事情我都有责任,我没将你们的坏习惯纠正过来,这一定是有我的责任。”这种时候,有的同学看到老师在那里做,便于心不忍,自己也冲上去跟着做。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很少再出现迟到的现象。通过这件小事班级增强了凝聚力,全班拧成了一股绳。

正如他们黄埔七班的口号:不抛弃,不放弃。黄埔七,争第一。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3  做最好的自己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2-23

 

“谁是下一个奇迹”系列采访22-23

 

黄埔六班   杨明洪

19岁

来自贵州遵义

最喜欢的一句话:

永远记住:你自己成功的决心比什么都重要。

 

杨明洪的出场可以说是标新立异----他把座右铭“铭刻”在自己的额头,他就是这样告诫自己的:“Yes,I can!”

 

2007年,杨明洪考上了新疆石河子大学,像中国大多数孩子一样,完成了在小学、初中、高中显性的终极目标。然而入学后,他发现这里的大学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多少次,他问自己:读大学到底是享受生活还是塑造自我?大学期间,杨明洪每天都会关注李阳老师的博客,在这里他找到了方向,他要学英语!于是他号召像他一样热爱英语的同学一起喊英语,然而这些还是不能满足他学英语的强烈愿望,最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辍学到广州参加疯狂英语集训营!

起初家里人不同意,因为5万块钱毕竟不是个小数目,犹豫之时,广州招生办的老师鼓励他:“只要你想,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于是杨明洪自己跟亲戚借钱,终于凑齐了5万学费,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广州。

 

杨明洪从来不抱怨环境,他始终相信“全力以赴,事在人为”。他每天晚上都会给自己制定好第二天的目标,然后从早上开始为之奋斗,“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应该在奔跑”,所以每次想偷懒的时候,想起辛勤的父母他就会振奋起来,全力以赴的,把今天的任务完成。他知道,“Tomorrow comes never.”,永远不要依赖明天,眼前的时光最珍贵。

 

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选修国际关系专业时,谷歌中国的创始人李开复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班。上课时,教室里一名黑人同学总戴着帽子,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地“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就是奥巴马。班上有两个最害羞的人,一个是李开复,一个是奥巴马。李开复很少和同学说话,和奥巴马更是一句话也没说过。

奥巴马在大学时不是现在的样子,这说明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来到疯狂英语集训营,杨明洪也想通过学习英语演讲,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改变性格。他觉得:李开复可以,奥巴马可以,我也可以!

是的,有了成功的决心,困难也会望而却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