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

(2007-05-02 07:23:42)
溺爱就是毒药!
千金难买少年穷!
 
    亲爱的博友们,你们好!今天是五月二日。你正在干什么呢?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我特别推荐一篇文章给你。
    记住:阅读的速度就是学习的速度,学习的速度就是人生成功的速度!阅读可以让一个人充实、快乐、积极向上,当然智商和情商都有巨大的提升!
    1925年4月13日,在英国北部的小城市 — 格兰森市,杂货店主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家里,第二个女儿降生了。父母给她取名叫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艾尔弗雷德年轻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困,未能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因而在女儿身上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竟能成为统治全英国的女首相!
    那么,人们一定会好奇,生长在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玛格丽特,是如何形成自己个性的雏形,逐渐走上成才之路,并最终成为伟大领袖的呢?
    就像玛格丽特在当上首相以后,回首往事时所说的:“我的一切成功都应归于我的父亲。”因为正是父亲在她童年时对她进行的严格的教育,塑造了她坚定的人生观和独特的个性,从而影响了她的一生。
    玛格丽特一家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是他们总是非常忙碌。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的窘困,逼迫他们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投入杂货店的经营之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家人的性格使然。他们笃信宗教,每逢休息日必去教常礼拜;此外,他们天性闲不住,喜欢过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游手好闲,安逸享乐向来与他们无缘。
    不仅大人这样生活着,他们还教导幼小的孩子也过这样的生活。因为玛格丽特的父亲认为:吃苦耐劳是一项优良品质,应该从小加以培养。因而玛格丽特的童年生活,几乎全部与大人一起参与各种劳动、社会活动和读书活动。也可以说,她的童年几乎没有什么童趣。
    很小的时候,玛格丽特就在这种氛围中成长,不知不觉中已把这种生活视为理所当然。可是在她6岁那年,一件小事却使她突然发现,她的生活与同龄的孩子们竟有那么大的差别。
    那是一个星期天,玛格丽特一家刚从教堂做完礼拜回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期天是基督教徒聚到教堂做礼拜的日子,玛格丽特一家笃信宗教,自然一次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活动。玛格丽特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回想着牧师布道的内容。正想得入迷,突然被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那笑声是那么响亮,又那么悦耳,使她不由得转过头去看,同时心里纳闷:“是什么人这么高兴呀?”
    原来是一群在街角玩耍的孩子。他们与玛格丽特年龄相仿,有男孩也有女孩,一共七八个,像小鹿一样地奔跑着互相追逐,有的还推推搡搡,不时地爆发出特别开心的笑声。玛格丽特不知道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因为她自己从来不玩游戏,但那兴高采烈的气氛却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她。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孩子那样,尽情地奔跑,尽情地欢笑啊!她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脑袋扭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孩子,直到走远了再也看不见为止……
    回到家里,玛格丽特的心再也不无法平静下来。她内心深处孩子的天性被唤醒了,使她一心向往玩乐。可是以往的生活中,她就像个小大人,不苟言笑,天天跟在父亲的后面,不是忙着店铺的生意、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就是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那种生活虽然使她养成了勤劳俭朴的性格,长了不少见识,却也使她的童真过早地失去了。今天,她才发现,其他同龄的孩子简直是与她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一想到自己错过了那么多的欢乐,玛格丽特不由得委屈起来,她忍不住噘着小嘴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咱们家的孩子,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经常玩耍呢?”父亲听到玛格丽特的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吃惊的样子。因为,她早就料到玛格丽特迟早会问这个问题。他既没有责备玛格丽特,也没有像一般父母一样哄着委屈的孩子,而是严肃地给她讲道理。
    他说:“你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种事情,你也去做或者想去做它。……不要因为怕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要决定自己该怎么办。如果有必要,就去领导群众,但不要随大流。”(非常深刻,请反复朗读!)
    接着,父亲给玛格丽特讲,之所以要让她做和其他孩子不同的事,正是要培养她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个性,和更加出众的能力。
    聪明的玛格丽特听了父亲的话,顿时感到期豁然开朗。她的童心被争强好胜的心理代替了。她的委屈也烟消云散了。她明白了,父亲之所以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她,是为了让她将来有所作为。她心里朦朦胧胧地发誓:自己决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
    她从此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并不是多数人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田径。这种观念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扎了下来,并成为她“终生奉行的准则”。
    后来,玛格丽特上学以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在父亲的教导下,她树立了崇高的志向,一心要考取英国的最高学府 — 牛津大学。在18岁那年,她不顾中学校长的反对,比同龄学生提前一年报考大学,并如愿以偿地考取了牛津大学化学系。
 
亲爱的博友们,请专注于你个人的成长吧!
其它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