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亚科技周董给员工的一封信

(2014-01-26 21:23:10)
金亚科技董事长周旭辉给员工的信,金亚要做的两件事:
     一、做广电新媒体,通过广电深化移动覆盖;
     二、打造家庭娱乐电视游戏第一品牌,建设泛家庭互联网生态圈。
     互联网的时代不相信眼泪。时不我待,互联网思维力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和行动力。

                                  金亚科技周董给员工的一封信

各位金亚同仁:
 
    中国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想对分布在全球各地近千名金亚员工说说我们的金亚梦。
    2013辛苦一年,我们的付出带来了营收的稳步增长。但毛利率的下降;在新业务、新项目的研发投入;海外公司存货的大额减值;以及战略转型的试错中,我们不得不直面亏损的现实。
    增量不增利;海外并购公司的艰难整合过程;转型消费电子的正确定位和不正确营销,这一系列的情况让我们站在2014的门口回首2013时,有对失败的领悟,更有对正确的执着。

    互联网的时代不相信眼泪。
    面对时代的浪潮,进一步有可能傲立浪尖,退一步则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湿了脚不怕,总比丢了命好。
    没有退路,不能退缩。

    在这场关乎企业生死存活的转型中,首先必须转变的是大家的思维和旧有行为模式。
    不能适应的不能改变的,不仅会被公司淘汰,更会被时代的巨浪淹没!
    时不我待,互联网思维力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和行动力。
    2014年对金亚是意义深远的一年。
    在各种场合和会议中,我已明确地告诉大家金亚要做的两件事:一、做广电新媒体,通过广电深化移动覆盖;二、打造家庭娱乐电视游戏第一品牌,建设泛家庭互联网生态圈。
    这是我们以金亚云媒和致家视游为先头部队的战略布局。
    我们从不否认我们身上的广电基因和情结,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着互联网与广电的深度结合会给家庭娱乐、智能家居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我们可能不是行业的先行者,但我们一定要做用户的代言人。
    以电视游戏为切入点、以家庭OTT终端为载体、以“内容+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实现横向、纵向的矩阵式战略布局。
    这个细分市场的前景巨大,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娱乐到2015年将超过千亿规模,而现在却处于刚起步阶段,整个行业没有领先者,也没有形成基本的生态环境。
    这,恰恰就是我们的机会。

    2014年,是串联年。从电视游戏内容到游戏平台,到游戏媒体,到游戏硬件的内部串联和合围,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在这个细分市场构建了基本竞争格局。

    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一系列产品都将于3月份如期呈现在发布会上,让市场来给这份答卷打分。

    比赛最怕没有对手,对手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既可以学习模仿对手优秀的地方,也可以总结规避对手的不足。
    所以,千万不要害怕竞争,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竞争。
    小米的产品不算拔尖,但是他们对用户的理解和营销的路线值得我们学习。
    而乐视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资源整合,生态思维是其优势;但是对于产品的定位和营销的模式却显然缺乏认真的思考,产品质量和内容付费模式切入太早是其硬伤。
    同时,我们看到小米和乐视的硬件饱受诟病,生产供应屡受牵制。所以,相比小米乐视,我们有什么?又缺什么?值得我们每一个金亚人深思。

    2014年我们有不甘平庸的雄心,更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尤其是在哈佛集团的管理上,我们会强化过程控制、增加中国元素,以保证在业绩上反哺母公司。

    随着集团化管理的推进,各分子公司任务目标的进一步清晰明确,我们只要切实做到人岗适配;加强各成本中心的预决算管理;重视单台产品毛利率达标;根据市场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那我们 “营收翻番,利润破亿”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同时我要提醒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金亚人,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要转变的思维和方法也很多。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赶超的意识。赶超的路很漫长也很孤独,大家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阵痛。
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哪怕短期没有回报;该放弃的必须放弃,哪怕暂时还有利益。

     最后,我祝每位金亚同仁及家人新春快乐,祝大家带着金亚的梦想在新的一年飞得更高!
 
 
                                                金亚集团周旭辉
                                                 2014年1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