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兆彩先生给我书写---瑞元轩

(2013-05-04 09:56:43)
标签:

杂谈

分类: 幸福生活
m
 李兆彩先生给我书写---瑞元轩
                李兆彩先生给我题写的瑞元轩

李兆彩,1938年生,号怀壁轩主,山东阳谷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历城区文联主席。现为济南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济南稼轩诗书画研究院顾问、九三学社社员。

  

1958年考入山东艺专,受业于著名书画家关友声黑伯龙、吕品、李超士于希宁等名师大家。在长达50年的艺术实践中,渐得中国画之三昧,驾驭创作的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日益精湛,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精于中国传统人物画,兼擅花卉,亦工书法。功力浑厚,运笔自是收放自如;积淀丰饶,泼洒自有不竭之源;底气充足,渲染自会气贯神通。举手,腕底顿起风云;挥毫,笔端自生万象。作品构造谨严而精准,法古而不泥古,借鉴而不生搬,生动而不失庄重,典雅而不乏灵动,充盈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艺术美感,为艺坛同仁所称道,成为至今仍活跃在济南画坛的为数不多的传统人物画名家之一。传略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李兆彩先生给我书写---瑞元轩
                   我和李兆彩先生合影
  
            澄怀味象 蹈章侯之遐踪 
                             吐纳烟云 追伯年之懿范

 
      画者,构造、意境、笔墨之谓也,本于造化,生于心源。画不可匠气,复不可流俗,更不可无新,断无捷径可循。是故画家铮铮然立于天地之间,目睹群生,凝神遐想,随物婉转,与心徘徊,骤然披纸运思,思成形迹,迹与心合,与物冥通。俏然则摇笔散珠,动墨横锦,挥染如扫,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一皆吐之胸中而写于笔下,不朽者传之千秋、垂于万代。
      李兆彩先生游于绘事始终不辍者,凡五十余年。因其出身科班,故其绘画布局构造谨严而精准,意境巧涉而博远,笔墨遒爽婉丽又晕淡冲和。布局构造既师法传统又借鉴西方技法,故能谨严而精准;用笔用墨植根于书法,故其笔墨造化至超绝处,则脱落笔墨畦径。气糜鸿渐,辍翰惊梦,以至于笔不染淡自有荣茂之色,墨不积聚既生向背之形。
      澄怀味象,蹈章侯之遐踪;吐纳烟云,追伯年之懿范。李兆彩先生之绘画深得陈洪绶、任颐启迪而精于人物、兼擅花卉。逸才爽迅,落笔便见坚重之性;精思纤密,皴染既有凹凸之形。下笔可珍,挥毫可范。余平时最喜先生挥洒时之动静神态,先生每援笔纵墨,自始至终,气脉贯通,笔有朝揖,迹湿墨干,依依相连。虽纤微精致,细若毫芒,也则笔笔焕彩,彩墨相辉。所谓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笔尽意在,形应神会是也。故先生于挥运之时思不竭而笔不困,大笔皴染,细笔勾填,笔行于纸上犹铿锵有节,或小桥流水,或波澜壮阔,真可谓八音朗畅,一唱三叹!每令观者击节叫绝。先生凡画古今人物,识度闲放,高雅自任,取象幽奇,奇中生巧,巧中藏拙,一颦一睇,牵人意绪。或侧影单形,或人物繁多,虽神情殊异,场景变幻,身份相错,皆感形神具存墨色谐和。使观者不得不敛气静念,仿佛满室顿生醍醐。先生笔下之人物,皆疏淡简洁,清逸无尘:或半点朱砂,或些许苔痕,或几叶碎竹,或一抹云霞,皆进退裕如,张弛有度。是故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万般人物形象,仿佛朦胧中雾绕婆娑,又仿佛走下画面与汝耳鬓低诉,读者无不顿觉五彩墨染,芬芳扑面,令人怦然心撞。
      人物绘画形式多样,而先生尤精于古代绮罗仕女。笔下各类名媛贵妇,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见者无不羡而肃恭。其破墨润媚,施色鲜嫩,久而弥新,且不为其姱丽之容取悦于众目,然则尽得闺阁之态。所画钟进士,体魄雄瞻,筋力魁壮,既无所羁束,又不一任诡异,墨色相染,水墨交融,色墨同辉,睹者不能穷其气势来去之迹也。先生所画古代贤达志士,不取繁饰,复运神踪。落墨为格,高绍前哲,刚古之势,不犯前贤。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且曹、吴具备。自非灵台妙悟,感而遂通者,孰能与于此哉?
      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先生写现代人物,依然是湿红晕墨,清丽如歌,勾绰纵掣,笔无妄下。
      文革动乱落幕,枯木翘首逢春。先生创制《老干之图》以抒胸臆。其林木稠薄,泉流深浅;状枯槎老枿,生叶枯干,花光互照;势凌风霜,气傲烟霞,风格简重,气韵双高,思清格老,古无其人。此画见诸报端之后,引来无数识者著文论评。先生画竹,每得其先师于希宁、张鹤云诸老称许:“笔踪雅壮,体涉古今。”先生画竹必成竹在胸,执笔熟视,次第展开。先生每教余如此,余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先生所画花果草木,传警露之姿;尽含烟之态,自有四时景候。先生尚喜笼鸟,每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之妙。故先生所画翎毛飞禽,或鸣集而羽翮紧戢,或寒栖而缩颈休眠,棱棱风骨,潇洒描染,类非常格所能及,一切皆出于灵府,得自天机,殆非学而知之者矣。
      人老退闲还家,生活起居,心更闲适,随意随缘,全任自然。晨兴夕寐,息尊规律。兴致所至,抚琴醉思,或西皮、或二黄,其温婉俏丽,悲壮苍凉,皆寓之于耳亦怡之于心矣。或值春和景明之时,信步园林,吸纳清新,听鸟说甚,问花笑谁?或待秋高气爽之际,林间盘桓,放浪形迹,闻晨钟暮鼓,望闲云卷舒,得大自然之乐吁!
      先生为人:性长厚,美风表。仪状峭古,心乐声泰;情趣和畅,姿度高洁,志尚冲寂。图画之外,无所婴心,世人皆所重之。故四方喜好丹青者足相蹑先生门下不绝如缕。五十年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值此先生从艺五十年庆典之际,献此拙文,借申贺忱,以表不尽之意。
                            
                                                          李宗玮于山东师大寓所
                                                                          2009年7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