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至节气和九九歌

(2009-01-04 13:18:04)
标签:

休闲

分类: 其他
(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令之一。冬至这一天不仅白天最短,而且也开始进入最冷的一段时间--“数九天”。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炖夏至面”的说法,冬至算是个小节,北京的普通百姓,在这一天吃一顿馄饨就行。然而,官府人家这一天可是非常热闹的一个大节。在这一天不仅互相串门道贺,送礼,还要穿过节的服装。在皇宫中对此更是重视,除百官互贺之外,在清朝官场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冬至这一天从皇帝到百官一律要戴有皮沿的暖帽,并且按“官品”够得上穿“貂褂”的人都要穿起来,当时叫“翻褂子”。而有些官,象礼部、翰林院、御史台等清水衙门的人就要到估衣铺去买旧的,不管怎么旧,只要是一件貂褂就行了。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就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消寒图》和《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消寒图》有两种画法:http://www.ccnt.com.cn/culture/beijing/fengsu/lijie/image/image-jiujiuge.jpg

第一种是用一张白纸先画9个大方格,上面写图名,边上写“九九歌”。每个大方格中,再用竹笔帽印9个红圈。从冬至日起,每天用墨笔点一个圈。点的时候还只能点一部分。以区别不同的天气,画的规则是:“上画阴,下画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就是说如果是阴天,就把红圈圈的上面染墨,如果是晴天就把下面一半染黑,其余的依此类推。等到把红圈圈全部染完了,春天也到了。

第二种画法是小学生喜欢的画法。就把“庭前易柳珍重待春风”9个字写下来,然后再用白纸蒙上,把它们影写成空心字。这9个字每字9笔,按笔画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是春暖花开之时。

“九九歌”是孩子们喜欢唱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的说法不但对计算气候时令十分方便,而且很有情趣,编成歌谣,人们也容易记忆.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咝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蛴蚤出。”民间流传较广的“九九歌”还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诗。清道光年间山东潍坊文人王之瀚有一首九九诗,诗云:“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荫;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家室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锂换好酒,且喜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第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脚行。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麻;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至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报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朦;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凌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枣强县)
五九半,凌消散。
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杨花开。(新河县)


一九二九,哑门(形容张嘴)叫狗(形容打嗝儿);
三四九,冻破碌碡;
五九六九,开门大走;
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
九九河重冻,米面撑破翁。(尉县)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 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
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
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
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
五九四事务,开门寻暖处。
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
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
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
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江苏常武)

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
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
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
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

 

郑富军综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