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158——以“NO”示好

(2012-02-05 00:45:48)
标签:

子产

郑国

尹河

政治改革

杂谈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以“NO”示好

子产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曾铸刑律于鼎(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提倡以法治国,反对“刑不上大夫是法家的先驱。公元前554年他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采用了“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井然有序。    

子产确实了不起。然而,再了不起的人开始的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子产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这人就是子皮。子皮是子产的伯乐和政治后台。当初正是在子皮的大力推荐和支持下,子产才崭露头角并一步步成长,直到当国执政。有一次,大夫丰卷与子产发生了冲突,丰卷实力强大,子产不得已便辞职要离开郑国,幸亏当时郑国最有实力的子皮站出来表态支持子产,驱逐丰卷,子产才得以复职。应该说,子皮对子产是有大恩的。

常言道,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报之。普通百姓都有这样的情怀,子产自不例外。然而,子产报答、示好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一次,恩公子皮想推荐儿子尹何做官。没人家哪有咱今天,自己的大恩人求咱办点事,这还用多想吗?然而,子产却认为尹河没有管理的才能,难以胜任,竟没有同意。子皮求情说:“尹河谨慎、敦厚,我特别喜欢他,他也不会背叛我。你就让他去学一下,就懂得管理了。”子产回答道:“不能这样做。大凡爱一个人,总希望对被爱的人有利。现在你喜欢一个人,却把重要的政事交给他,这好比让一个不会拿刀的人去割东西,多数情况下是要损伤他自己的。今后谁还敢在您这里求得喜欢?”子产接着又诚恳地说:“您如果有一匹漂亮的绸缎,决不会让别人用它来学习裁剪衣服。老百姓的利益比一匹精美的绸缎重要多了,怎幺能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治理呢?如果硬要我按您的要求办,一定会造成重大损失,您是郑国的栋梁,这对您也是不利的。您对我那幺好,有恩于我,对有损于您的事情,我能同意吗?”子产的一番肺腑之言,使子皮大为感动,子皮便不再坚持让尹河做官了。

许多人读到这段历史时,都只看到了子产为官不徇私情的一面。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子产以“NO”示好来报答子皮的做法颇令人欣赏。

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一个人对自己有恩,如果要报答,要向别人示好,最起码的做法就是对恩人所求的事情能办到的要办,就是办不到也要想办法竭尽全力去做。然而,子产却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完全能办到,却还要说“NO”。在他看来自己这样做恰恰就是报答,就是表示对对方好。

    其实,仔细想想,子产以“NO”示好来报答子皮的做法不无道理。报答就是对别人好。可是对一个人好的方式不只是顺从,也不仅仅是只说“YES”,有时候,没准反对和说“NO”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夜半挑灯看吴钩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