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贫民起义可以避免吗?
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像模像样的农民起义,从此以后,中国的老百姓对“天赋王权”这一真理产生了质疑,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老百姓终于明白了其实泥腿子也是可以称王称帝的……
陈胜吴广所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之大,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完的。可是,如果当我们再仔读回首一下这场起义的发起过程,你就会发现,其实这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完全有可能避免发生的。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当队伍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因为连绵的大雨延误了行程,不能按期赶到渔阳戍地。然而,按照秦朝法律规定,误了期限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就要被杀头。怎幺着也是个死,起来造反没准还有生的机遇,于是陈胜和吴广和大伙商议后,就带领壮丁杀掉了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便爆发了……
以前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完全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所陶醉,根本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虽然秦朝法律“戍卒误期就要处死”的规定不讲人性,不合情理,可如果在这条法律规定颁布之初,倘若上下可以平等对话,老百姓(包括陈胜和吴广等900名壮丁)能有机会给政府提意见,并指出这条法律规定的不合理性,没准这条法律规定就会得以修正。如果得到了修正,那他们还会起义吗?我想,没准这场起义就不可能发生,至少不会在公元前209年发生……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假设,残暴专制的秦王朝是不可能给老百姓平等对话和发表意、批评监督政府的权利与机会的。可正是因为专制者不给老百姓这样一个的机会,从而自己也就失去了继续执政的机会。始皇大帝原本想传至千秋万世的秦王朝仅仅只传了二世就灰飞烟灭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那么牛逼的大秦帝国,居然经不住泥腿子们的不住折腾,这一点也不奇怪。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为什么农民起义和朝代更替此起彼伏?其实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始终得不到平等对话和批评监督政府的机会与权利,是因为不平等、不公平才揭竿而起的。
人就是这么奇怪,如果所有人都穷,但能得到尊重,获得公平,也许就相安无事。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有几个是因为吃不上饭呢?有几个是被贫穷逼上山的?孙中山、黄兴、章炳麟、秋瑾,那些带头起来闹革命的先驱,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革命党,谁又是当时的穷人?因此,打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一个秘密:造反都是因为不平等,几乎没有一次农民起义是因为老百姓太贫穷而导致的。
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黄巾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口号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钟相扬么起义的口号是: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的口号是:等贵贱,均田免粮。太平天国起义的口号是: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仔细揣摩中国历史上这几起具有代表性农民起义的口号,你就会发现一个玄机:贫穷并不是老百姓造反的最根本原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们许多人总误以为这是揭露贫穷和饥饿,这只看到了一个表象,其实质揭露的却是不平等、不公平。自从大泽乡起义后,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一下子惊醒了后世的泥腿子门,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民起义从此此起彼伏,就几乎再也没有仅仅因为贫穷和饥寒交迫。没有,一起也没有!
读史使人明智。其实,这场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两千年前的愚民揭竿而起都不只是为了吃饭,何况今天觉醒了的现代公民?人毕竟不是畜生,欲望是无穷的。我们的执政者绝不能只满足于老百姓有饭吃,有酒喝。而人不怕穷,最怕的是不公正、不平等。执政者只有允许民众的批评和监督,才会最大限度的消除这种不公正、不平等,才会最大可能的避免动荡,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和发展——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吴钩一言堂”(wugouyy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