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137——刘备的“爱”

(2011-01-16 10:54:07)
标签:

刘备

长板坡

桃园结义

杂谈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刘备的“爱”

    有人说历史上的三国大战,实际上是一场“人才争夺战”,这话确有一定道理。君不见曹操赤脚迎许攸,刘备三顾请诸葛,孙权礼贤下士聚英才……那一家不是在“争夺人才”?

   要“争夺”人才首先得爱惜人才。俗话讲,强扭的瓜不甜。死乞白赖或强拉硬夺肯定是不行的。比如徐庶就是一个例子,人家不愿意为你效劳,就是跟了你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非但一点用处也没有,结果还适得其反。

综观三国,我觉得在爱才方面,这位大智若愚的刘备显然高人一筹。他除了人们常用的以“财”爱外,关键的一点就是以“情”留,用“心”爱。细读《三国》,你不得不服这位卖草鞋出身的刘皇叔,的确“爱才有方”。他对诸葛亮除了亲自“请之”, 自己“以师事之”,还教训关张“敬之”,让刘禅“以相父呼之”,临末了还嘱咐“嗣子可辅则辅,不可辅君可自代之”。如此之肝胆相照、心心相印,难怪诸葛先生“鞠躬尽瘁”报之。

对诸葛军师如此之厚,对那些武将也不薄。比如关、张刘备则常以兄弟之情待之(桃园结义自不必说),甚至有时兄弟之情超过了骨肉情:当赵云大战长板坡而归,刘备从赵云手里接过阿斗,第一句话就是“为此小儿,几乎折我大将!”说着就要摔孩子。刘备当时心里怎么想,摔孩子是否真为了收买人心,今人不得而知。但从侧面我们难道看不出其惜才之“情”、爱才之“心”有多么迫切?!

同样是爱才,而曹操就远不如刘备高明。刘备用“心”爱才,而曹操除了要挟、引诱外,常见的便是以“财”,以“官”爱才。他对关羽“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既赠宝马、美女又封侯,待遇不可谓不厚。然而,关羽在他那儿只有“物质享受”,却没有“精神寄托”。自古才不独爱财,关公还是“挂印封金”,“过关斩将”而去。曹操终未留住关羽的心,这与昔日刘备之用“情”,用“心” 不能不说没有很大关系。因此,自然也就难怪徐庶和关羽皆身在曹营“心”在汉,刘曹争才,曹屡败而刘屡胜了。

万物钱可买,唯心金不换。浩浩三国,英雄辈出。卖草鞋的刘备虽然是做小买卖出身,可他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真是实属难得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