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所思之133——阳桥鱼
(2010-11-30 16:40:10)
标签:
阳昼阳桥孔圣人杂谈 |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
《王函山房辑佚书·宓子》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孔子的弟子宓子贱被鲁哀公任命为单父(即今天的山东单县)的县令。宓子贱上任前去请教一个叫阳昼的隐士。阳昼对他说:“我没有从过政,也不曾管理过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帮你。不过,我倒有一点钓鱼的经验,说不定能值得你参考参考。”宓子贱说那我愿闻高见。阳昼见宓子贱如此谦诚,便娓娓道来:“在我们这边的河流里,如果你安好鱼饵把钓钩摔到河中央,很快发现有不少鱼会马上游过来围着钓饵转,我们当地把这种鱼叫阳桥鱼。阳桥鱼肉薄且柴,味道不佳,连猫都不屑于吃它。而另一种鱼也在河流里,可它行踪不定,若有若无,并不是一发现钓饵就马上围上来,我们把它叫鲂鱼。这种鱼体大肉多,味美而鲜嫩,特别难得。”阳昼讲到这里,宓子贱说,好,我明白了。
听完阳昼的钓鱼经验,宓子贱便动身去单父上任。没等到进入县境,便看到当地迎接他的官员士绅络绎不绝。他对随从说,赶快走吧,躲开这些人吧,这就是阳昼说的那种阳桥鱼啊!
到单父以后,宓子贱没有重用趋奉逢迎之辈,而是礼贤下士,重用那些德高望重有才干之人,很快就把单父治理好了。
孔圣人云:“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意思是说人心险恶,要了解一个人比了解天还难。天因气候的变化和早晚的不同还可以加以识别,而有的人貌似忠厚,内心却不可捉摸,深不可测。
孔圣人的话说的没错,人是最复杂的,自古以来,识人确实是一个大难题。然而,题再难遇见高人就不难了。你看,这阳昼就是一个世外高人,他仅用一个钓鱼的经验就把如何识人的精髓说得通俗易懂、淋漓尽致。阳昼虽高,宓子贱也不是白给的,他深刻领受了阳昼关于钓鱼的“讲话精神”,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且还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愧是一个活学活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