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129——田野中的烈士

(2010-10-29 11:02:22)
标签:

李仁杰

华北平原

黑体

硫化氢

陈禄明

杂谈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读史有所思之129——田野中的烈士

    田野中的烈士

一上班就接到通知,让我去巡查冀中南部地区的硫化氢长停井。硫化氢是剧毒,这些油井钻探于会战初期,离现在至少有30多年的时间了。如果长期不去巡查而发生意外,那所产生的危害绝对不亚于一场地震。

秋末冬初的华北平原只要有灿烂的阳光,外出还是挺惬意的。可是,让我们去寻找那些散落在田野里30多年的油井,这确实是个不好办的差事。不过,幸好司机程师傅是老同志了,他不但是本地人,年轻的时候开车常去井队送人送料,他说这里的几乎每一口油井都曾去过。但遗憾的是,毕竟30多年过去了,如今变化太大,他只记得个大概,具体怎么走也记不清楚了。不过我想也不用怕,常言道,只要有张口,天下随便走。当年油田在地方上打井是一件大事情,只要我们多问问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车子慢慢地行驶在大平原上,我西北老家的麦子才刚刚种上,华北平原已经长成黄绒绒的一片了。9点多的时候,在公路边一块麦地里,我们很快找到了赵8井。从井位图上看,赵1井、赵2井等几口井都距离赵8井不远,而且在它们的东侧。绕过一条水渠后,我们向东走去。不一会儿,举目望去,突然发现在不远处的麦子地,树立着一块水泥石碑模样的东西。我知道当年在这一带打的硫化氢井已经全部用水泥封住,用石头掩盖了。只要田野里有水泥、石头当然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第一目标了。我们急忙向跟前走去,等走近一看,我大吃一惊,居然是一座烈士纪念碑。细读碑上的文字,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三二二二钻井队三烈士殉难的地方——赵1井。

1976年5月20日,三二二二钻井队赵南庄钻探赵1井,6月25日凌晨15分,泥浆中散发出了硫化氢气体熏倒了柴油机助手邵战荣,在没有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同志们依然坚守岗位,队长李仁杰换下了司钻梁通荣及钻工张永宁,坚守在钻台上。谁知不一会儿井喷发生,天然气携带着强烈的硫化氢从井口呼啸而出,队长李仁杰用尽最后的力气刹死了刹把,摘掉转盘离合器。司钻梁通荣和钻工黄生存为抢救同志,保护井下设备安全,也倒在了队长李仁杰的身边。李仁杰梁通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凌晨45分,第二次井喷发生,地质工陈禄明为了录取第一手资料,卡准井喷井深,在抢救战友后登上钻台,结果被第二次井喷冲下了钻台,英勇献身。李仁杰、梁通荣、陈禄明三位烈士永远的长眠在了赵南庄的赵1井。

迎着阵阵吹来的凉风,望着默默独立在田野中的烈士纪念碑,我的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难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转。屈指算算,已经过去34年了。30多年前,三位烈士为了我们早早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30多年来,有谁还记得他们?有谁还会专程来看看他们(我不过只是偶然遇见了)?我们就忍心这样让三位烈士,在荒凉的田野中孤独的呆了30多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要想强大,是绝不能忘记为她做出奉献的人。想想三位烈士30年来寂寞的呆在田野,再想想正在花天酒地的贪官污吏,我不禁悲从心来,总想为烈士哭……

放心吧,三位烈士,明年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看望你们!


                                                              夜半挑灯看吴钩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