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127——人与墙

(2010-10-24 10:04:19)
标签:

郭子仪

汾阳郡

经汾阳旧宅

杂谈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人与墙

    郭子仪唐代著名军事家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收复洛阳长安,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是唐代中后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再造唐朝”的灵魂人物。

一天郭子仪外出办事,在门口看到修建府宅的工匠,顺便嘱咐了一句:“好筑此墙,勿令不牢。”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名工匠闻言后居然把手里夯墙的锤子扔到了地上,不以为然地回答说:“数十年来,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子仪听了之后,脸色惨然,再也没有说什么。

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仅不足短暂的百年时间,无论你的官位再显赫,再牛逼的人物又能怎么能和一面墙相比啊?显然,郭子仪之所以没有说话,那是他从工匠的话语里悟到到了做官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不但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政坛和沙场,平安“着陆”;而且他无论从上到下,从朝廷到民间,几乎受到了普遍的尊重和敬仰!

“数十年来,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虽然那位工匠说这句话已经1000多年了,但一点也不影响我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在单位的会议室墙上的展板上,一直贴着两位前任负责人的照片,来视察的领导看见觉得不合适,让我们拿掉。还没等及时拿掉,那两位前任负责人已经知道了消息,嘱咐一位同事把他们以前各自挂在墙上的照片替他拿回去。在取照片的时候,同事说让我重新制作,把我的照片和名字弄上去,我就笑了。我在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挂的时候好挂,但总归还是要拿下来,何必多此一举?今年9月份,上面要统一标准制作牌匾,照片都必须上。最后定稿的时候,顶着犯上的罪过我硬是扯下了照片……

人与墙相比,其实人真的不如墙具有生命力。可墙虽然比人有生命力,但与时间和历史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郭子仪死后数十年,他辉煌华丽的汾阳王的情形就大变了。唐代诗人赵嘏曾经写过一首《经汾阳旧宅》:“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影夕阳多。”

郭子仪这位“破虏曾轻马伏波”的牛逼人物,虽然他的汾阳王昔日门前车马如龙、歌舞升平,但如今只有赵嘏一人独自路过。夕阳西下,汾阳王府前再也没有当年的气象了,只有几棵曾见证历史风雨的古槐还在,只是已经枝叶稀疏,没有昔日那样茂密旺盛了,给人一种破败、冷落的感觉……

人啊人,这个世界上最牛逼是人,最微不足道的也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