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94——诺敏“贪名”

(2009-09-13 16:30:04)
标签:

库亏

山西巡抚

政要名人

雍正

杂谈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诺敏“贪名”

 诺敏,清雍正年间的山西巡抚,为官清廉,以不贪财著称。

 康熙末年,纲纪紊乱,吏治颓败,贪污成风,国库空虚。雍正即位后,山西巡抚诺敏表现其山西政绩,假帐欺骗雍正,制造了“两年贡银、一年完成”的所谓“天下第一”奇迹。雍正龙颜大喜,为推动清理各省藩库亏空这一工作的开展,便树提前完成任务的诺敏为各省的楷模,亲书“天下第一巡抚”以示褒奖。然而,是纸就肯定包不住火,田文镜赴山西了解清查藩库亏空情况,发现诺敏的造假问题。雍正知道后,不但一举摘掉了其“天下第一巡抚”匾牌,并要处理诺敏。然而,诺敏一生清廉,口碑好、人缘好,朝臣们纷纷为他请命,都说不能杀。面对群臣的不同意见,雍正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诺敏不贪财,但谎报政绩,贪的是名。这种“贪”是以葬送朝廷命运为代价,比贪几个看得见的银子,危害更大,如果心慈手软,其后果将是“诺敏不杀,祸至满朝”…… 可以说,雍正的这个决断,整肃了一代朝风,为康乾盛世的最终出现做出了贡献。

 都说雍正在位的时候,是一个贪官稀少的时代。我觉得这话是有一定根据和道理的。你想啊,诺敏乃堂堂“山西省长”,平时还是一个不贪财,官声颇为不错的清官。可居然因为作假“贪名”就被杀了头(这就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我就不信大清朝的领导干部谁还敢再腐败?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贪财是腐败,是违法犯罪,而弄虚作假“贪名”就不算腐败。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大贪官,人送外号“王坏种”,坊间传言:“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捉住王怀忠”。)在担任亳县县委书记之时,有一年亳县乡镇企业产值只有几千万,但善于“变魔术”的王怀忠大笔一挥,上报材料上产值就变成了几个亿;在他任阜阳市委书记时,有一年阜阳市上报的财政收入竟高达400多亿,而在涡阳县则出现了纳税人为秦始皇、克林顿、叶利钦等古今中外政要名人的假纳税发票…… 王怀忠就是因为“贪名”官才越做越大——可是,他后来的落马是因为“贪名”吗?

   “贪名”也是腐败,而且是一种危害程度并不比贪财轻的腐败。几百年前的封建帝王雍正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断——我们呢?                                夜半挑灯看吴钩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