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90——文彦博你“大噱”的什么?

(2009-07-10 12:50:09)
标签:

真迹

赝品

幕僚

书帖

文彦博

长安

杂谈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文彦博你“大噱”什么?

   说起文彦博,也许不少人都会想起“洞中取球”和“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这些都和“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一样,成了我们教育孩子的传统故事。   

文彦博小时候不得了,长大更是了不得。

    文彦博生于北宋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卒于公元1097年。字宽夫,山西汾州介休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少年好学的文彦博曾于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包拯、赵概、吴奎、陈旭等考中进士。这一次榜的学子们日后都成了有作为的政治家,后来著名的嘉佑盛世,就是以他们为中坚所缔造的。而在同时代的这些俊中,惟独文彦博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50之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第一名相。

文彦博除了会做官,书法很有名,据说在历史上,他的书法比和他同一时期的北宋名相富弼、司马光、王安石要好得多,而且也远远超过了刻意学书法的欧阳修。文彦博驻守长安时,曾与久居长安北宋书法家石苍舒经常切磋书艺。石苍舒有一本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圣教序》墨迹原册文彦博便借去赏玩,爱不释手,就命其公子临摹一本。一天,文彦博宴请宾朋幕僚,席间文彦博便拿出了褚遂良的真迹和他儿子临摹的赝品,让大家辨别真假。谁知群僚竟众口一词,都说文公子临摹为真迹,褚遂良的真迹为赝品。文彦博闻言一语不发,等酒席将散时文彦博石苍舒相视而笑。石苍舒说:今日方知做官之妙处。史书载,文彦博听了石苍舒的话后则大噱(大笑)不已……

许多人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多对文彦博以书帖真伪鉴人之真伪的做法大加赞赏都说文彦博别具眼力,善于识人。对此,我却不以为然。特别是在读了文彦博听了石苍舒的话后竟“大噱”不已时,我惊讶的半天没有合上嘴。哈哈哈,这就是宋朝第一名相啊?我不明白文彦博为什么敢“大噱”。满座幕僚都是你文彦博的手下,你看看你都用的是些什么人啊?有人居然还称赞你别具眼力,善于识人。呸!我看恰恰相反,你用的其实都是一些溜须拍马的高手和睁眼说瞎话的伪君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些人为什么敢于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撒谎,我看无非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可能你文彦博平常喜欢被别人拍,所以他们才投其所好,敢于这样睁眼说瞎话。

文彦博“大噱”什么?我看文彦博明知道群僚们会这样,所以他才故意这么做。他也就是拿别人耍耍,显摆一下自己,其实和我们现在一些官员一样,不过作作秀罢了。文彦博之所以“大噱”,我猜测可能是他觉得自己作秀成功,十分得意吧!

文彦博“大噱”什么?你以为1000年后就没有人识破你的小把戏了?当年你“大噱”别人,今日我便“大噱”你!

                                                          夜半挑灯看吴钩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