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儒,字希直,浙江海宁人。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他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明建文帝即位后,将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职。方孝儒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破南京,请方孝儒为他起草即位昭书。方宁死不从,只书一“篡”字。朱棣开玩笑的说道:“诏不草,灭汝九族!”。方答:“灭十族又如何?”。此话一出,便开中国灭十族之先例。朱棣将方孝儒的九族外加上他的朋友、门生也算作一族,一个个带到方的面前,问他愿不愿意写诏书,不写则立即杀掉。方的一个个亲人,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悲或号,方孝儒连头都不抬。于是脑羞成怒的朱棣便杀了一个又一个,一直杀了7日方止,死者873人,最后方孝儒被车裂分尸。
历史本是血染成。读完这段明史,我已是悲从心来。然而,这悲不独为方孝儒,而是为了那873条无辜的生命。
自明以后,人们唱给方孝儒的颂歌太多了,称之忠勇大义、情操高尚,是中国人的脊梁——我却不以为然。只要能对黎民百姓好,谁当皇帝不一样,跟你我有什么关系?你方孝儒为一个忠义之名可以不怕死,可你为何逞强,为何非要扯上873条无辜的生命?为何非要用十族人的性命换取一个虚名?看看人家与方孝孺同朝为官的楼琏是怎么做的?楼琏在方孝儒死后受命拟诏,他当面不敢辞,回到家对他妻子说:“我甘于学方孝孺那样而死,但怕连累了你们”,遂当夜自缢。从此,方孝儒名垂千古,楼琏却被放在了历史的角落。
人有时候之所以怕死,那是因为自己的生命也属于别人;人有时候之所以不怕死,那是因为已经忘记了别人的生。敢死何足难,能生最不易。一个不怕死的人不见得绝对就是勇者,一个连自己甚至别人的生命都不管不顾的人,也决不是我们民族的榜样?
自私、残忍、狠毒的方孝儒呀!杀你十族873条生命的侩子手,除了朱棣,还有你自己!
(夜半挑灯看吴钩 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