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身体没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是你身体原本很好,很健康,值得庆祝;二是你身体的经络对疾病已经不敏感了,麻木了。其实,身体感觉不舒服是机体经络正在与邪气作斗争的反应,不是一件坏事。有一种疾病叫先天痛觉缺陷症,得了这种病的人一生下来就没有痛觉,皮肤破了流血也不觉得疼,一般只能活到10来岁,因为这种人对疾病没有任何的防御意识,所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若是你的经络处于麻木状态,情况就有点类似于先天痛觉缺失症了。
当你身体没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你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处在健康状态,很简单,只要你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脸色怎样就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平时不生病,一生病就很严重呢?那是因为身体经络处于麻痹状态,没有感觉到疾病正一步步走来,等到发现时身体已经崩溃了。所以平时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脸色。
我们说皮肤好像是玻璃的两个面,你光把外边擦干净了还不行,还得重视内里的调护,也就是说重视整个身体的调养。经络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现,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一。脏器就好像一个水池,而经络正是水池的下水道,水池能否正常工作,完全取决于下水道是否通畅,当下水道不太通畅时,它会经常冒泡泡提醒你,比如长疖子、囊肿,就是在提醒你下水道不太通畅了,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多喝水和敲胃经。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皮肤就可以说是人健康的一面镜子,中医搞望闻问切,病人一进来,首先是望诊,望诊首先就望颜面,看气色好不好,然后望这人的年龄,然后是望这个人的精神状态,情绪好不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最后就望健康了,大夫望诊主要望健康,看看你有没有五脏六腑的病在脸上表现出来。中医望诊的内容就是望面色、望神色,这些都会反映你的健康情况。
面部的色泽是血气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中国人的健康面色通常是微黄,显红润而有光泽,否则,就是不健康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虽然这时你可能身体上没有感觉任何不适,但你的身体肯定是处在本书前面提到的潜证阶段,身体可能在酝酿某种疾病而自己却不知道。
每个人肤色都不一样,有的人偏黑,有的人偏白,人的肤色会随四季转移,春天脸上略带青色,夏天略带红色,长夏略带黄色,秋天略带白色,冬天略带黑色。这都是正常的脸色。健康人脸的气色应当隐显于皮肤之内,红黄隐隐,鲜明润泽,表示气气血充足健康无病。但也有稍偏某种颜色而一生不变的,也属正常现象。不过,不论偏于哪种颜色,都以明润蕴蓄为好。
望面部色泽之所以能够判断疾病,是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面部血脉丰盛,人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另外,就颜色与光泽相对丽言,颜色属阴、属血,可反映血液的盈亏与运行情况,还可反映不同的病性和病位;光泽属阳、属气,可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有人脸上只有隐红而没有光泽,说明身体血足,但缺乏运动;脸上有光泽但没有血色,说明身体气足,但睡眠不足。运动养气但过量则耗血,睡眠养血但过量则耗气,两者要合理配合,缺一不可。
人体在患疾病的时候,面部会出现异常色泽,这种异常有很多种情况,比如晦暗、灰暗而无光泽,干枯缺乏津液或某种面色过度显露于外,或虽明润蕴蓄,但不应时节。
面部病色的显露程度与光泽的有无,受疾病的轻重、浅深、病性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一般而言,新病、轻病、阳证,病色虽显但尚有光泽;久病、重病、阴证,病色多暴露而晦暗、枯槁。一般癌症病人,脸色都是晦暗无光。记得有一个患了鼻咽癌的病人述说自己的发病情况,他以前生活习惯就是时好时坏,一个月前老出去应酬,熬夜喝酒,持续了十几天这样的生活,脸色变得特别差,最近体检才发现了自己的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