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鵠矶头黄鹤鸣,武当宫阙留仙迹。理航神游在九天,纯阳永传惠人间。
理航真人脱尘仙游已八个年轮,白驹过隙,岁月匆匆,每每演练纯阳拳道,总是忆起理航真人的音容笑貌,仙风道骨。心中不免几分怀想,几分伤感。
理航真人,号堃一,俗家姓刘名定国,公元1906年生人,1927年入道门,事武昌武当宫道教行院——武昌武当宫“知客”至道道人为师,终身研修纯阳拳诸技,于2002年仙逝于武昌黄鹤楼下,享年96岁。
纯阳拳尊道教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为师,由于道秘修行多单传秘炼,口传心授,纯阳拳也不例外,传至武当行院武昌武当宫王至道道长时已是二十一代。
武当宫原址在武昌蛇山之南麓,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十二年重建于蛇山南城皇庙之基。据《武昌县志》描述:武当宫鼎盛时期宫殿九重,北倚黄鵠山,南瞰长江,宫阙巍峨,气势宏大,古朴典雅,居三镇四观五庙之首,是现存道教名观武昌长春观和汉阳九真观的数倍之大,也是南来北往求道修真之士朝拜歇息之地。
八年抗战时期,武当宫尚有修真道人数百,民国年间势微破败。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殿堂为小工厂辟为生产之地,墙垣偏殿为老百姓拆建住所。后在发展建设中逐渐被拆除。现在的武昌平湖门小学就是在原武当宫遗址上逐渐形成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理航道长在武当宫修行期间,出门偶过汉口民众乐园附近,遇日本兵欺辱妇女,上前出手,运纯阳绝技毙其一人,击伤数人后逃遁。后还俗隐居于古黄鵠矶旁。解放后一直居于原武当宫不远的大成路闹市。至八十年代武事倡盛时,纯阳拳为国家武术挖掘整理成重点项目,并公诸于世后,理航真人以游历授徒为乐,传授纯阳拳技晦人不倦,直至仙逝。
作为道家传统修真养生延年的方法之一,武当宫纯阳拳与武当太极、太乙五行拳等拳技一样,皆以道家太极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强健体魂修养身性为目的。道家以道行天下,拳技皆末节,绝非好事者自吹自擂所比。
八十年代初,理航真人初传纯阳时指出:纯阳之艺各有其法,各有其主。绝非奸佞之人能完全洞悉。拳法主体为“纯阳走步”,亦称“八步纯阳”。其拳以极数“九”为用,得九九八十一式。取九九归一,万法归宗之意。以龟背鹤膝、悬足运气为形。行拳走步穿九宫,足踏阴阳定五行。外练神仙逍遥身,内炼丹田真元气。素有功夫拳之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