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2013-01-22 07:38:02)
标签:

是一种

高僧大德

张志威

大事

同时

旅游

分类: 竞技体育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文/张志威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回廊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知道《赵州桥》已经是很久远以前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事儿了。

在国人眼里,赵州桥不但是河北赵县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与赵州桥的知名度和普及程度相比,知道赵县还有个柏林禅寺的就没有那么多了。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高37米的万佛楼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万佛楼上的金字匾额

赵州桥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岁月,静悄悄横跨在洨河上,默默无闻的将辛苦劳作的众生从此岸渡到彼岸。而见证这座桥沧桑历史的却是距赵州桥不到3公里与之相望,晨钟暮鼓,生生不息的柏林禅寺。

柏林寺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 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并沿用至今。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普光明殿内的汉白玉释迦摩尼佛像,高三米,重10吨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观音殿内古柏雕就的观音圣像

几度沧桑,香火绵延的柏林禅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愚人拙见,对于常人而言,知道赵州桥的要比知道柏林禅寺的多(或许是因为《赵州桥》的课文),知道玄奘的要比知道赵州禅师的多(或许是因为《西游记》的名著)。

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公元624年,中国著名的三藏法师唐玄奘在远赴印度取经之前曾驻锡观音院(柏林禅寺),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宝论》。而赵州禅师则是在晚唐时期(885年),禅宗高僧真际从谂禅师以八十高龄来此弘法,时人尊为“赵州古佛”、赵州和尚、赵州禅师。

赵州禅师在寺院说法40年,120岁圆寂。禅师以“无”字公案接引四方禅众,形成独具风格的赵州禅,后人视之为“无门关”。 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赵州禅师不仅为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柏林禅寺内的钟楼

自柏林禅寺最后一任方丈卸任,到1998年赵州禅师诞辰1220周年,暨柏林寺开放10周年净慧法师出任柏林寺方丈的升座仪式。期间衰败了近百年的柏林禅寺,自1988年开放寺院净慧法师主持重修柏林寺后8年时间,柏林禅寺再现庭院深深清静典雅,再现参禅悟道的真容。

1992年第一座大殿普光明殿落成。占地面积380平米,砖木结构,单檐宫殿式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庄严。佛殿正中安放着汉白玉释迦摩尼佛像,高三米,重10吨。是僧众门举行佛事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

柏林禅寺自开山以来就以观音院命名,至晚唐赵州禅师仍称古观音院,是中国最早的观音道场之一。观音菩萨与柏林寺有着无尚的殊胜之缘。观音殿是二期建筑的重点。观音殿建筑面积1000平米,一楼有古柏雕就的观音圣像,楼上藏经楼,收藏有一部2000多卷一亿多字的乾隆大藏经。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赵州禅师舍利塔

2003年落成的万佛楼占地40余亩,高37米,共三层,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崇楼高立云端,圣像光腾法界。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成为目前禅寺内最雄伟的建筑。一层为菩提场,中央供奉五尊铜佛像,每尊通高4.8米,系五方五佛。万佛楼内共有小铜佛像一万零四十八尊。

万佛楼是千年古刹赵州柏林禅寺最壮观的仿古建筑,两侧配有文殊阁、普贤阁。一、二层檐下的额枋上挂有“人天法窟”、“体解大道”、“同登觉岸”、“祗圆焕彩”等九块金字大匾,其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宗风重振”、“龙象腾骧”两匾尤为引人注目。三层檐下正中为赵朴初先生所题的“万佛楼”匾额。万佛楼可容纳2500名僧众举行法事活动。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柏林寺每年都有规模庞大的禅期活动

难能可贵的是重修的柏林禅寺,即注意继承寺院建筑的传统风格,又注意现代人开展弘法活动的实际效用,从开阔、轩敞、壮严、简洁的主体建筑,到散步期间的亭台楼阁斗拱长廊,以及一幅幅充满禅意的诗词楹联,无不使古刹道场得古色古香和现在的审美情趣交相辉映。加之寺院开放常年络绎不绝慕名前来的海内外信众和游客,偌大的寺院香火鼎盛,看不出任何现代人赝品古建的假。徘徊在深邃典雅的禅寺之中,我们不难体会方丈主持净慧法师总体规划柏林禅寺的良苦用心。

晨钟暮鼓,悠远深邃的柏林钟声回荡在赵州城的上空。早晚上殿六时行道,是柏林寺复兴以来常年不懈的制度。参禅打坐,聊生死证菩提,是出家人的根本大事。柏林寺每年不但有规模庞大的禅期活动,在禅寺的法轮阁也叫讲经堂还常年邀请高僧大德传经说法。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可容纳2500名僧众举行法事活动的万佛楼

[游记]禅中祖庭——柏林禅寺

 

万佛楼回廊

除了上店以外,最能体验严格有序的丛林生活的便是过堂,柏林禅寺的斋堂可供七八百人同时过堂用斋。柏林寺僧众在主持方丈的带领下,无论寺里供住多少僧众都在同一斋堂用斋,斋后常常要听方丈的开释,使僧众更加体悟钵中之食来之不易。在现今两极分化如此严重的社会,在特权无处不在生活中,方丈和僧众同堂用斋,对凡人或许也是一种感悟。文/张志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