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竞技体育 |
机会主义的国足锋线面对强队没机会
张志威
北京时间 10月12日凌晨,亚洲杯预选赛E组第5轮赛事展开,巴勒斯坦队在主场约旦首都安曼对阵中国队,凭借毛剑卿与孙祥在上下半场的各一粒入球,中国队2:0胜出。
此役,主教练朱广沪照搬了鲁能的锋线组合,比赛结果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全场比赛没见鲁能组合少忙和,不过遗憾的就是没有用进球来证明鲁能组合在国家队的重要性或不可或缺性。
赛前国家队队长郑智极力推荐鲁能组合出任国家队的锋线,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鲁能的锋线实力是经过中超联赛证明了的,在中超具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摧古拉朽、无坚不摧的锋线。
在中超,这个锋线的作用可以让任何球队为之胆寒,然而面对着巴勒斯坦这样的三流球队,鲁能组合却一筹莫展。当然,通过一场足球的比赛说明不了,也否定不了鲁能锋线组合的威力。但是它最起码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分析问题的依据。
为什么在中超联赛各支球队碰上鲁能锋线一触即溃,原因不外乎两种。
其一,缴械投降型。中超各支球队功利主义严重,既然鲁能实力很强,且一骑绝尘,何必非要和其死磕呢,搞不好损兵折将的是自己。
其二,一触即溃型。实力稍强一些的中超球队,面对鲁能的锋线会有一种侥幸的幻想,即保平争胜。但是这种幻想往往是最经不起实战检验的,既然没有必胜的信心,也就很难投入100%的精力去拼杀,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回过头来让我们看一看巴勒斯坦这样一个亚洲三流球队,为什么能有效阻止鲁能攻击组合的发挥。
客观上,鲁能组合被巴队特殊关照是阻止鲁能组合没能进球的原因之一;其二,就是国家队的中场对鲁能组合的支持还有问题。比如说,鲁能组合里的李金羽属典型抢点型机会主义前锋,没有足够的舒服的炮弹输送,没有很好的球路位置很难让李金羽在巴勒斯坦严密的防守下进球。
主观上,鲁能的锋线组合,在国家队对巴勒斯坦队的配合上默契程度有所欠缺。比如跑位的重叠,处理球的合理性等等。
其实论实力国家队的中场根本就不次于鲁能队的中场,这一点从多达17次的传中就可见一斑。
那么为什么鲁能组合在对巴队的作战中难有建树呢?它能给中超其他球队和国家队有什么启示呢?
其实,巴勒斯坦这样一支业余球队没有秘诀,只是利用自己顽强的精神对鲁能组合进行了重点照顾,中超的很多球队都可以做到,甚至是比巴队做得更好。
上面说了,鲁能组合整体靠的是强大的中场的支援,不过鲁能机会主义的组合,面对一支业余球队没有进球,有运气的成分。不过我要说的是,面对小组出线后的强队,这样的机会主义是不是还能像对巴勒斯坦队那样,遍地都是机会。
答案是肯定不会是令人满意的。国家队要想走得更远,面对强队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只有舒服的喂球才能进球的前锋,他更需要能够创造机会、把握机会的锋线。